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热带海洋特色生态系统恢复重构与保护思考*
黄良民 林强 谭烨辉 黄小平 周林滨 黄晖
热带海洋学报    DOI: 10.11978/2023200
录用日期: 2024-03-13

2.

海南岛峨蔓五彩湾内海蚀平台对海蚀崖侵蚀的影响研究

赵中伟 吴凌云 高伟健 李伟
热带海洋学报    DOI: 10.11978/2023169
录用日期: 2023-12-26

3. 季风环流影响下的南海海洋细菌多样性特征初探
李洁, 经志友, 张偲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6): 1-15.   DOI: 10.11978/2017127
摘要2401)   HTML1278)    PDF (1521KB)(1541)   

季风驱动下的南海海洋动力过程有着季节性的多尺度变化特征, 显著影响南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进程。海洋细菌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环境变化和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有着积极的响应。将微生物生态过程与海洋动力过程相结合, 研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过程的耦合, 是目前国际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季风环流影响下的南海海洋细菌多样性特征及其生物海洋学意义”的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 从南海北部上升流、海洋锋面、中尺度涡旋、次中尺度过程及其对海洋细菌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可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探讨当前的研究进展和初步研究成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
4. 褐斜鲽(Plagiopsetta glossa)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重排机制研究
董江星, 时伟, 孔晓瑜, 陈世喜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1): 1-11.   DOI: 10.11978/2017041
摘要1171)   HTML595)    PDF (4847KB)(770)   

冠鲽科(Samaridae)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 包含冠鲽属(Samaris)、沙鲽属(Samariscus)和斜鲽属(Plagiopsetta)。目前研究表明, 冠鲽(Samaris cristatus)和满月沙鲽(Samariscus latus)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都有重排, 并且两者的基因数量也有差别。为检测斜鲽属鱼类中是否也有不同的特征结构, 我们选用褐斜鲽(Plagiopsetta glossa)作为代表种进行斜鲽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同时与冠鲽属及沙鲽属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显示, 褐斜鲽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8723bp, 包括39个基因: 13个蛋白基因、24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2个控制区、1个轻链复制起点和比典型基因组多的13个间隔子。和经典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相比, 褐斜鲽和满月沙鲽都多了tRNA-CystRNA-Tyr两个tRNA, 冠鲽只多了tRNA-Cys, 且3个种类都多了一个控制区, 但褐斜鲽与满月沙鲽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褐斜鲽线粒体基因的重排导致不同位置的6个tRNA形成了六连体基因簇“tRNA-Cys1-Tyr1- Ser1-Lys-Arg-Ser2”, “ND5-ND6-Glu-Cytb-Thr”则位于六连体之后, 但这11个基因相对的排序没有发生变化。采用双复制随机丢失模型(double replications and random loss, DRRL)对褐斜鲽基因的重排现象进行分析, 认为该鱼类基因数量、排列顺序以及比典型基因组多13个间隔子等特征为该模型提供了新的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珠江口异养细菌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李祥付, 徐杰, 施震, 李瑞环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1): 27-36.   DOI: 10.11978/2017042
摘要1310)   HTML546)    PDF (709KB)(919)   

河口是海陆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 往往呈现出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是研究碳循环过程的重要场所。在春季(2015年5月)、夏季(2015年8月)和冬季(2016年1月)分别对珠江口海域异养附生细菌和游离细菌时空分布及其各自高核酸(HNA)、低核酸(LNA)类群的相对贡献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对其调控因子进行了相应探讨。结果表明, 珠江口异养细菌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空间分布上, 珠江口异养细菌丰度自河口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 主要与上游污水输入以及珠江径流与高盐外海水在河口内的混合有关; 在雨季, 河口中下游盐度锋面区出现异养细菌丰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高值区, 锋面区使营养物质停留时间增加, 促进浮游生物生长。垂直方向上, 表层异养细菌丰度略高于底层。时间尺度上, 异养细菌总丰度在春季最高(表层均值为2.94±1.23×109个 •L-1, 底层为2.81±1.50×109个 •L-1), 夏季次之(表层均值为2.32±0.43×109个 •L-1, 底层为1.90±0.50×109个 •L-1), 冬季最低(表层均值为1.06±0.33×109个 •L-1, 底层为9.76± 3.44×108个 •L-1)。珠江口海域异养细菌以附生细菌为主, 占异养细菌总丰度的16.56%~96.19%, 整体分布较稳定, 冬季最高(平均78.65%)、夏季(70.32%)与春季相近(68.17%)。附生细菌以代谢活跃的HNA类群为主, 游离细菌则主要以LNA类群为主, 代谢活性整体相对较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5)
6. 两种造礁石珊瑚对海水酸化和溶解有机碳加富的响应*
郭亚娟, 周伟华, 袁翔城, 廖健祖, 江雷, 黄晖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1): 57-63.   DOI: 10.11978/2017018
摘要640)   HTML217)    PDF (828KB)(500)   

文章选择鹿回头近岸海域常见的板叶角蜂巢珊瑚(Favites complanata)和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为研究对象, 采用室内连续培养的方法, 探究两种不同造礁石珊瑚对酸化和溶解有机碳(DOC)加富的响应。结果表明: 酸化(pH 7.6)并不会影响两种珊瑚的钙化速率和生长速率; 但DOC加富(524.03±78.42μmol•L-1)使两种珊瑚的钙化速率分别降低67%和47%、生长速率降低59%和40%。当二者共同作用时, 两种珊瑚的钙化速率降低30%和11%、生长速率降低46%和59%, 大多没有DOC单独作用时强烈, 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两种珊瑚共生虫黄藻叶绿素荧光指数(Fv/Fm)均升高后降低, 板叶角蜂巢珊瑚Fv/Fm最先降低。实验表明, 这两种珊瑚虽然对海洋酸化的敏感度不高, 但是对有机物加富有不同的响应, 板叶角蜂巢珊瑚更为敏感, 可能导致这两种珊瑚在未来环境变化中有不同命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南海北部冷泉区深水珊瑚的发现及其特征
陈忠, 莫爱彬, 赵美霞, 仲义, 颜文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1): 64-71.   DOI: 10.11978/2017022
摘要917)   HTML329)    PDF (5767KB)(572)   

冷水珊瑚也称为深水珊瑚, 在生物多样性、生态资源和科研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采自南海北部冷泉区的冷水珊瑚骨骼碎屑进行测定, 鉴定出冷水珊瑚2个种(Crispatotrochus sp.1和Crispatotrochus sp.2), 以及4个属[Balanophyllia (Balanophyllia)、Balanophyllia (Eupsammia)、LochmaeotrochusEnallopsammia]。测定的冷水珊瑚的δ13C为-7.36‰~-1.15‰, δ18O为-1.38‰~3.67‰, 与全球冷水珊瑚碳氧同位素组成相似, 但明显不同于南海暖水珊瑚、冷泉碳酸盐岩及低温热液成因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
8. 北部湾暖池水域表层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指示*
黄向青, 崔振昂, 梁开, 甘华阳, 夏真, 霍振海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1): 72-89.   DOI: 10.11978/2017023
摘要594)   HTML172)    PDF (1030KB)(547)   

海洋暖池的发展、变化及其效应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文章对北部湾暖池主要水域进行表层沉积物取样, 测试鉴定其粒度、化学元素、微体古生物化石,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研究区物源来自陆区上陆壳风化, 在水动力作用下粒度组成分异明显, 平均粒径为1.1Φ~6.9Φ (Φ=-log2d, d为直径, 单位: mm)。常量元素以SiO2占优, 其平均质量分数最高达到66.61%, 其次为Al2O3; 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平均为9.05~297.00μg•g-1, 稀土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34~69.43μg•g-1, 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为47.33, 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比为7.46~10.07。古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0~2.52。在海湾尺度下化学要素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显著。在研究区西部, 大部分化学元素质量分数高, 沉积物颗粒最细, 稀土元素分馏显著, CIA较高, 物质来源多样, 古生产力较高; 而东部则几乎表现相反, 以砂质沉积物为主, 除了CaO、MnO、Sr较高之外, 大部分元素质量分数低且稀土元素分馏弱, CIA低下, 古生产力偏低, 显示出物源有限和海洋自生碳酸盐沉积的可能性。浮游类有孔虫以表层暖水种占优, 硅藻为热带和亚热带种, 属种内在结构显示出暖水、高盐等特征。该暖池兼具一定的独立性和开放性, 对生物活动、生物多样性乃至碳酸盐沉积等具有维护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南海IODP 367-368钻探区深地震探测的OBS站位设计分析
王强, 赵明辉, 张佳政, 孙龙涛, 丘学林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1): 90-97.   DOI: 10.11978/2017011
摘要559)   HTML162)    PDF (13243KB)(399)   

借助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平台, 于2017年2月—6月间在南海实施第三次科学钻探(IODP 367-368航次)。海底地震仪(OBS)深地震探测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钻探成果相结合, 可以对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COT)边界及地质属性的确定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深部地质过程解释。文章基于IODP 367-368钻探提出的三种可能设想(下地壳出露、最老洋壳出露、上地幔出露), 分别建立了三种初始速度模型。利用Rayinvr及Tomo2d软件, 对每一种初始模型分别开展了不同OBS间距的射线追踪和走时模拟测试对比, 以及模型的分辨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OBS间隔为7km比间隔为10km具有更好的射线路径与密度覆盖; 对于上地幔出露模型, 需要足够长的探测测线(>100km), 才能有效得到30km深处信息; 分辨率测试说明, OBS间距需要设置小于或等于7km时, 才能有效分辨20km速度异常体(即模糊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西南印度洋脊14°E—25°E区域洋壳增生的构造与岩浆特征
查财财, 林间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 (6): 1-11.   DOI: 10.11978/2016119
摘要420)   HTML112)    PDF (7927KB)(412)   

文章利用高精度船载多波束测深及重力数据研究了超慢速西南印度洋脊14#cod#x000b0;E#cod#x02014;25#cod#x000b0;E区域洋壳增生的构造与岩浆特征。首先采用滤波的方法将原始地形数据分为短波长地形(波长小于20km)和长波长地形(波长大于20km)。然后利用长波长地形剖面获得洋中脊裂谷的深度, 利用短波长地形剖面和坡度来识别正断层, 并计算出岩浆作用在整个扩张过程中所占的比例, 即M值。同时从自由空气重力异常中去除海底地形、参考莫霍面以及板块冷却等重力效应, 获取能够表征相对洋壳厚度的剩余地幔布格重力异常(Residual Mantle Bouguer Anomaly, RMBA)。最后在垂直于洋脊的剖面上以10km宽的窗口计算出一系列窗口内的M值、平均RMBA值以及断层的垂直断距, 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超慢速扩张的西南印度洋脊14#cod#x000b0;E#cod#x02014;25#cod#x000b0;E区域, 岩浆率M值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明显, 裂谷深度呈现较强的两翼不对称性, 裂谷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脊轴附近的平均M值。区域性的平均构造拉伸率(即1-M)处于20%~50%之间, 南翼整体处于较强的拉伸状态。统计结果表明, 在岩浆作用较强的时期, M值偏大, 通常产生较厚的洋壳以及断距较小的断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河口三角洲径流和潮汐相互作用模型及应用
欧素英, 杨清书, 杨昊, 胡帅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 (5): 1-8.   DOI: 10.11978/2016131
摘要681)   HTML257)    PDF (653KB)(955)   

受径流影响和调制, 径优型河口潮汐的非线性作用强, 潮汐调和分析和预报误差大。文章在调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河口三角洲内径潮相互作用机理, 假定河道地形变化微弱, 采用实测潮水位和上游径流量, 建立径流和潮汐调和分析(river-tidal harmonic analysis, 简称RTHA)模型, 用于分析和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径流和潮汐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 对于珠江河口年尺度的潮水位数据, RTHA模型分析和预报的标准误差0.12~0.17 m, 方差贡献(相关指数)为91% ~98%, 特别是在径流作用强的河口三角洲中上段, RTHA模型结果远高于传统的调和分析和预报结果, 可以以较高精度分离径流和潮汐信号。利用该回归模型对珠江径流影响下非线性潮汐的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珠江径流量的洪枯季变化引起河口全日分潮、半日分潮、三分之一分潮的振幅洪季小、枯季大, 口门段四分之一分潮的振幅洪季大、枯季小; 洪季全日分潮、半日分潮传播速度变小(位相增大), 分潮振幅沿程衰减幅度显著增大, 自枯季的10%~30%迅速增加到洪季的70%~80%。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7)
12. 大亚湾的潮汐动力学研究——I.潮波系统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
武文, 严聿晗, 宋德海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 (3): 34-45.   DOI: 10.11978/2016078
摘要667)   HTML254)    PDF (705KB)(654)   

文章作为大亚湾潮汐动力学系列研究的第一部分, 展现了大亚湾水动力的最新观测结果, 并借助于不规则三角网格海洋模式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率的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型, 重现大亚湾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结合实测资料与模拟结果, 得到了较以往更为精细的大亚湾潮波系统特征。浅水分潮, 尤其是六分之一日分潮在大亚湾内快速增长, 成为大亚湾潮波系统的显著特征。在大亚湾范和港M6分潮振幅达到与M4、S2分潮相同的量级。大亚湾外开阔海域的潮流以旋转流为主, 但进入湾内后潮流椭圆迅速扁平化, 往复流占据主导。在湾内主要潮流通道内, M6潮流椭圆主轴流速超过了M4和K1分潮。潮能通量分析揭示了大亚湾内高频分潮的强耗散, M6分潮的能量耗散率和半日周期内耗散的总能量均超过了M4、M2和K1分潮。观测到的欧拉余流表现出其湾内不一致的大小潮变化以及湾外所受沿岸流的影响。模拟出的欧拉余流则揭示了大亚湾内的余流多涡旋结构和水体弱交换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