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学报 ›› 2009, Vol. 28 ›› Issue (4): 28-34.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09.04.028cstr: 32234.14.j.issn.1009-5470.2009.04.028
所属专题: 海洋大数据及应用
杨小秋;施小斌;许鹤华;徐行;李官保;郭兴伟;罗贤虎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 广州 510760;4.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5.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
YANG Xiao-qiu1,2;SHI Xiao-bin1;XU He-hua1;XU Xing3;LI Guan-bao4;GUO Xing-wei5;LUO Xian-hu3
摘要: 选取适合于双探针型海底热流计数据解算的简化模型,是双探针型海底热流计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对提高海底热流数据解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脉冲式双探针海底工作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双探针的脉冲加热时间、体生热率、热物性、长度及半径等因素在双探针脉冲法的3个线热源简化模型中所引起的模型误差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以模型误差最小为原则选取简化模型。结果表明:1)脉冲加热有限长线热源(PFLS: pulsed finite line source)模型是双探针脉冲法中较为实用的简化模型,它可消除加热时间和探针长度对介质热物性参数求解的影响;2)在PFLS模型下,探针热导率对待测介质热物性测量的影响可以忽略;而探针间距越大、半径越小及其体积比热容与待测介质越接近,则所求介质热物性的模型误差就越小;在保证温度传感器能有效记录到温度变化的前提下,探针脉冲功率的大小基本不影响介质热物性求解的模型误差。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