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中贤, 孙珍, 毛云华, 张伙带. 南海北部陆缘不均匀伸展及脉动式构造升降史*[J]. 热带海洋学报, 2023, 42(3): 96-115. |
[2] |
阎贫, 王彦林, 于俊辉, 罗伟, 刘兴健, 靳永斌, 李鹏春, 刘杰, 钟广见, 易海. 东沙海区泥火山调查进展*[J]. 热带海洋学报, 2021, 40(3): 34-43. |
[3] |
邢涛, 詹文欢, 李福元, 陈玺. 东沙海域复杂海况下单源单缆长排列地震资料处理*[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4): 91-99. |
[4] |
易浩, 卫哲, 易雪菲, 陈兆明, 吴建耀. 珠江口盆地碳酸盐岩下构造深度校正探讨[J].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4): 97-104. |
[5] |
张为彪, 钟辉, 郑洁, 夏弋峻, 邹清文. 珠江口盆地(东部)探明储量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J].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3): 94-101. |
[6] |
王柯, 张功成, 杨海长, 仝志刚, 杨树春. 南海深水区白云凹陷烃源岩热演化与油气资源潜力预测*[J].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1): 25-34. |
[7] |
黄昱丞, 王大伟, 吴时国, 曾驿, 王纯. 流花碳酸盐岩储层“低频阴影”检测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6, 35(6): 36-45. |
[8] |
赵旭, 阎贫, 王彦林, 郑红波. 东沙西南海区泥火山的分布及其物质来源层位*[J]. 热带海洋学报, 2016, 35(5): 88-96. |
[9] |
江宁, 全志臻, 彭光荣, 张青林, 雷永昌, 徐颖晶, 程卫华. 基于地震沉积学方法的沉积相研究——以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为例[J]. 热带海洋学报, 2016, 35(4): 102-111. |
[10] |
谢辉, 周蒂, 陈广浩, 李鹏春, 庞雄, 李元平, 赵美松. 盆地沉降史回剥分析的不确定性及参数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14, 33(5): 50-59. |
[11] |
张江阳, 孙珍, 张素芳. 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中生代构造变形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4, 33(5): 41-49. |
[12] |
吴保珍, 施小斌, 杨小秋, 石红才, 蒋海燕, 杨军.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及其邻区的岩石圈强度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4, 33(1): 62-68. |
[13] |
王彦林, 阎贫, 郑红波, 刘海龄, 廖林. 南沙群岛海区北部中生界地震特征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2, 31(4): 83-89. |
[14] |
钟广见,吴世敏,冯常茂. 南海北部中生代沉积模式[J]. 热带海洋学报, 2011, 30(1): 43-48. |
[15] |
赵中贤,周蒂,廖杰,. 珠江口盆地第三纪古地理及沉积演化[J]. 热带海洋学报, 2009, 28(6): 5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