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基于2022年南海(17°N,116°E)站位直接观测的4000m湍流数据,对吕宋海峡的湍流混合参数(包括湍动能耗散率、混合率、Thorpe尺度等)的空间分布和相关性进行综合化研究,并验证MG(MacKinnon-Gregg)参数化模型在此断面的适用性。该断面真实的湍动能耗散率在O(10-9)Wkg-1左右,MG方法估算的耗散率在O(10-9~10-10)Wkg-1左右,平均混合率分别在O(10-4)m2s-1和O(10-5)m2s-1,量级较为接近,说明MG在此站位的估算精度较高。两种方法显示在深海【1300~4000m】范围内,混合率与Thorpe尺度的平均波动高度一致,整体呈现大-小-大-小的四层分布(“反z形”),相关系数均高达0.7,在【1300~3000m】深度段两种方法的结果较为一致,达到0.8。应用小波分析能量的多尺度级串,在高相关的位置能量变动更加明显,证明了引入混合率和Thorpe尺度相关系数分析湍流混合强度的重要性。本研究将直接观测与参数化估算结合,可对南海中深层的微结构观测、混合参数的空间分布以及湍流混合的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