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学报2013 Vol.32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南印度洋偶极子及其影响研究进展
徐海明, 张岚, 杜岩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1-7.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01
摘要1123)   PDF (2474KB)(2154)   
回顾了对南印度洋副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总结了南印度洋偶极子事件背景下的气候变化。印度洋海表温度的方差表明南印度洋是整个印度洋海温变率最强的区域,年际海温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海温呈现西南—东北向的偶极子型分布,被称为南印度洋偶极子(Southern Indian Ocean Dipole, SIOD)。南印度洋海温偶极子的形成主要是受大尺度大气环流调整的影响。南印度洋副热带反气旋环流异常引起了印度洋热带东风异常和副热带西风异常的变化,影响了潜热通量、上升流和Ekman热输送,进而引起了海温变化。SIOD对热带和热带外大气环流也有影响,尤其会影响亚洲夏季风降水异常,例如我国的降水异常和南印度洋偶极子海温异常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此外,SIOD模态所引起的经向环流异常与南海、菲律宾地区的反气旋环流异常也有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CSCD(5)
2. 利用WAVEWATCH和SWAN嵌套计算珠江口附近海域的风浪场*
张洪生, 辜俊波, 王海龙, 王乐铭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8-17.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02
摘要940)   PDF (3300KB)(2098)   
基于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卫星遥感海面风场数据,通过将WAVEWATCH和SWAN (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模型嵌套的方法,数值模拟了珠江口附近海域的风浪场。将总计10个月的数值模拟的有效波高、波周期和波向分别与相应的观测值进行了定量比较。结果说明,有效波高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5.4cm,分散系数SI为0.240,相关系数为0.925;波周期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9s,分散系数SI为0.433,相关系数为0.636;波向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3.9°。计算的波高和波向与观测结果的变化趋势相吻合。由于第三代海浪模式本身的缺陷,导致所计算的波周期偏小。总体说来,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模式能较好地模拟珠江口附近海域的风浪场。另外,还设计了6个算例以探讨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风场对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本文的数值方法和高精度的CCMP风场确实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对近183年我国南海冬季风变率的探讨: 来自珊瑚氧同位素的证据*
宋少华, 周卫健, 熊晓虎, 彭子成, 刘卫国, 陈特固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18-25.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03
摘要766)   PDF (1152KB)(1362)   
以西沙群岛现代澄黄滨珊瑚的冬季氧同位素记录为代用指标,重建了1818—2000年的南海冬季风风速。重建序列显示1818—1954年冬季风速以每年0.009m·s-1的速率下降,而1955—2000年下降速率明显增强为每年0.021m·s-1,46年间风速下降达20%。整个183年中冬季风速变化具有两个完整的强—弱波动特征,其中1830s和1940s为过去近两个世纪当中冬季风速最强和最弱的时期。20世纪的冬季风速变化与南海海表温度和中国陆地气温极为相似,相位相反,并揭示了1940s和1980s年代两个特征暖期。通过对冬季风速异常和ENSO暖、冷事件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ENSO事件发生时与冬季风减弱相对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海口湾西海岸海滩沉积物与海滩稳定性分析
周晗宇,陈沈良,钟小菁,王道儒,陈燕萍,谷国传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26-34.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04
摘要856)   PDF (1221KB)(1967)   
海滩是砂质海岸重要的沉积地貌单元,其沉积特征和稳定性对于海滩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海口湾西海岸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阐述了该区域海滩沉积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滩面高程数据和水下地形数据分析了该区域的岸滩稳定性。结果表明:海口湾西海岸海滩处于滩面微蚀的轻度不稳定态,其岸外浅滩处于边坡侵蚀的轻度不稳定态。另外,根据波浪作用和泥沙来源进一步探讨了海口湾西海岸海滩沉积物动力机制及其海滩侵蚀的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CSCD(10)
5. 海洋真菌来源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活性研究
李庆欣, 史雪凤, 黄智, 田新朋, 王发左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35-47.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05
摘要827)   PDF (995KB)(2569)   
近年来,海洋真菌因其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代谢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1991—2010年间从海洋真菌分离得到的134个新吲哚生物碱的结构和活性研究情况,其中包括fumitremorgin类19个、notoamide类22个、细胞松弛素类18个、吲哚喹唑啉类9个、吲哚萜类11个、肽类及其他单吲哚类21个和双吲哚类化合物34个。海洋真菌来源的吲哚生物碱不仅结构奇特,并且表现出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CSCD(3)
6. 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实验——稀释法中浮游植物负生长的可能原因分析
周林滨, 谭烨辉, 黄良民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48-54.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06
摘要854)   PDF (519KB)(1583)   
稀释法(dilution technique)是研究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和浮游植物生长的常用方法之一,负值浮游植物生长率是稀释实验中常见的现象。分析了造成负值生长率出现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不利影响产生的措施。负值生长率的出现不能简单地视为实验失败的标志,培养光照和温度条件、取样误差、无颗粒水污染、营养盐污染和限制等都可能造成负生长率的出现,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同。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演示浮游植物光适应、取样误差、无颗粒水污染和加富营养盐对稀释实验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条件可以改变细胞色素含量,且不同浮游植物类群对光照条件的响应不同,从而导致基于色素分析的稀释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取样混合不均,可造成取值偏低,导致浮游植物生长率估值偏低,甚至为负值,但可能不影响对摄食率的估算。另外,实验污染(无颗粒水和加富营养盐污染)往往会抑制浮游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浮游植物死亡。因此,培养条件模拟和人为干扰控制是稀释实验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不同规格近江牡蛎的排氨率和耗氧率分析
印丽云, 高永利, 杨振才, 喻子牛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60-63.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08
摘要734)   PDF (480KB)(1435)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规格近江牡蛎的呼吸和排泄生理生态学参数。结果显示,近江牡蛎耗氧率RO随软体干重(W )的增加而减小, 体重对近江牡蛎耗氧率(RO)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RO = 1.8232W-0.7600, (R2= 0.8313 , P <0.01); 近江牡蛎的排氨率(RN)和排磷率(RP)随软体干重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而氧氮比O/N和氮磷比N/P在各组间未达显著水平(P >0.05) , RN = 0.0930W-0.6582 (R2 = 0.7444, P <0.01)、RP = 0.0126W-0.8874 (R2 = 0.9224,P <0.01);各组不同规格近(大小)江牡蛎的O/N值较高,而N/P值则随规格增大而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也不显著(P >0.05)。这些研究结果对牡蛎养殖密度和环境关系分析及牡蛎健康养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CSCD(3)
8. 不同硝酸钠浓度对多形拟绿球藻和模式拟绿球藻生长及脂类积累的影响
张敬键, 展望, 李爱芬, 张成武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64-69.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09
摘要645)   PDF (1756KB)(1376)   
以多形拟绿球藻(Pseudochlorococcum polymorphum UTEX 1791)和模式拟绿球藻(Pseudochlorococcum typicum UTEX 1792)为材料,采用BG-11培养基,研究其在0.3、0.5、1.0和1.5g·L-1等4个硝酸钠浓度条件下的生长和总脂含量。结果表明:适宜多形拟绿球藻生长的硝酸钠浓度范围为0.3—1.0g·L-1,其最终生物质干重在3.7g·L-1左右;模式拟绿球藻在1.0g·L-1的硝酸钠浓度条件下生长最好,可获得4.35g·L-1的生物质干重。在培养过程中两株绿藻的叶绿素a含量与总脂的含量关系密切,在培养初期各实验组叶绿素a含量增加,藻体的总脂含量增长不明显,而在培养中期藻细胞叶绿素a的含量增长平缓,总脂含量增长较明显,其中在0.3g·L-1的硝酸钠浓度实验组总脂增长最为显著,多形拟绿球藻增长了11.65%,模式拟绿球藻增长了24.99%。两株绿藻在0.3g·L-1的低氮实验组总脂含量最高,多形拟绿球藻和模式拟绿球藻总脂分别为细胞干重的44.35%和26.28%,在此条件下两株藻的最大总脂收获量分别为0.98g·L-1和1.61g·L-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CSCD(2)
9. 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Meretrix meretrix 对重金属Cu、Pb的富集动力学研究
李磊, 王云龙, 沈盎绿, 蒋玫, 黄厚见, 沈新强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70-75.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10
摘要614)   PDF (563KB)(1440)   
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室内模拟了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Meretrix meretrix 对Cu、Pb的生物富集,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文蛤体内重金属污染物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文蛤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bioconcentration factors)、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拟合结果得到的Cu、Pb各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1为4.6333—72.3754;K2为0.0512—0.0798;BCF为60.7646—1414.9634;B1/2为8.69—13.55。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对重金属Cu、Pb的生物富集数据符合双箱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比较结果得出,吸收速率常数K1及生物富集因子BCF均随着外部水体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文蛤对Cu富集能力大于Pb;Cu在文蛤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大于Pb;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Cu、Pb的含量CAmax随着外部水体中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暴露条件下双箱动力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应用于文蛤的富集动力学研究的,仍需要进一步开展不同条件下实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应用于龟山岛热液喷口探寻的散射光式水下浊度仪研制*
秦华伟, 周红伟, 叶瑛, 潘依雯, 杨厉昆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76-80.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11
摘要676)   PDF (1386KB)(1397)   
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龟山岛热液区属浅水型海底热液活动区,已探明有超过30处的热液喷口分布在约10—30m的水深范围内。通过机械封装、硬件电路以及配套软件的设计和加工,自制了散射光式水下浊度仪;2011年5月25—30日,使用该浊度仪,对龟山岛附近海域进行了拖航作业,在此次作业的东北方向发现一处新的热液喷口(24°5009N、121°5808E);海试结果表明,该水下浊度仪对于浊度较大海域有探测能力,对浊度较小海域的探测精度不高,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铁山湾建港前后水体交换能力的数值模拟
蒋昌波, 李媛, 官志鑫, 邓斌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81-86.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12
摘要658)   PDF (1727KB)(1429)   
铁山湾是北部湾东北部较大的海湾,水深条件好,可用岸线长。为研究铁山湾建港工程前后湾内的水体交换能力,文章建立了平面二维的水动力模型以及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模型,率定后水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运用二维对流—扩散模型计算了湾内不同区域的水体半交换时间,模拟结果表明:铁山湾的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29天,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主要受铁山湾潮汐作用的影响。铁山湾潮汐作用较强,潮差较大,且铁山湾口门开阔,这都为铁山湾的水体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工程后铁山湾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42天,工程前后铁山湾水体半交换时间仅相差13天,说明工程方案对铁山湾水体交换能力无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CSCD(7)
12. 广东海域模拟人和无动力渔船海上漂移试验研究
周水华, 杨阳, 冯伟忠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1): 87-94.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1.013
摘要662)   PDF (849KB)(3339)   
为探讨海上搜救目标无动力渔船和落水人员在海水中的漂移规律,对现有海上搜救目标漂移轨迹预测模型进行评估与改进,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中心于2011年2月和4月在广东近岸海域开展了3组模拟人和2组无动力船海上漂移试验。试验发现模拟人与无动力船大部分时刻的漂移轨迹位于下风向的右侧,80%以上的时刻漂移轨迹位于海流流向和下风向的矢量合成区间内。以漂移速度为应变量,流速和风速为自变量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发现,广东海域的模拟人和无动力渔船的流致漂移参数约为1.0,风致漂移参数分别为0.019和0.03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CSCD(5)
13. Evolution of oceanic circulation theory: From gyres to eddies*
HUANG Rui-xin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1-14.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01
摘要645)   PDF (607KB)(1416)   

Physical oceanography is now entering the eddy-resolving era. Eddies are commonly referred to the so-called mesoscale or submesoscale eddies; by definition, they have horizontal scales from 1 to 500 km and vertical scales from meters to hundreds of meters. In one word, the ocean is a turbulent environment; thus, eddy motions are one of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oceanic circulation. Studies of these eddies, including observations, theor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parameterization in numerical models, will be the most productive research frontiers for the next 10 to 20 years. Although we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o collect data about eddies in the ocean; thus far,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se eddi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oceanic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Therefore, the most important breakthrough may come from observations and physical reasoning about the fundament aspects of eddy structure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ocean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An improved, SSH-based method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mesoscale eddies in the ocean
WANG Xin, DU Yun-yan, ZHOU Cheng-hu, FAN Xing, YI Jia-wei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15-23.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02
摘要2451)   PDF (1543KB)(1921)   

Mesoscale eddi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oceanic features. How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these mesoscale eddies from available dat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rough careful examination of existing methods, we propose an improved, SSH-base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Using the inclusion relation of enclosed SSH contours, the mesoscale eddy boundary and core(s) can be automatically identified. The time evolution of eddies can be examined by a threshold search algorithm and a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similarity. Sea-surface height (SSH) data from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Layered Ocean Model (NLOM) and sea-level anomaly (SLA) data from altimeter are used in the many experiments, in which different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re compare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proved method is able to extract the mesoscale eddy boundary more precisely, retaining the multiple-core stru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cking algorithm, this method can capture complete mesoscale eddy processes. It can thus provide reliabl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reconstructing eddy dynamics, merging, splitting, and evolution of a multi-core structure.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CSCD(6)
15. 海洋中尺度涡的机械能及其源汇研究*
尚晓东,徐驰,,陈桂英,练树民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24-36.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03
摘要814)   PDF (672KB)(2101)   

由于观测手段的限制,海洋中尺度涡的能量输送及生成与耗散动力过程一直是世界大洋能量循环中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而中尺度涡在海洋中又广泛存在,它不仅占据海洋表层动能的绝大部分,而且是能量级串中连接大尺度和小尺度的中间环节,在大洋能量传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以中尺度涡场机械能的大小、分布、源汇为主线,结合作者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当前对中尺度涡机械能及其源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海洋中尺度涡旋源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徐驰,陈桂英,尚晓东,黄瑞新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37-46.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04
摘要665)   PDF (6993KB)(2307)   

借助卫星高度计数据,对中尺度涡进行识别和追踪;以16年内中尺度涡个数上的生消为判据,发现中尺度涡在除赤道外的全球大洋中生消频繁,但在海盆内区并没有明显的生成占优区或消亡占优区;而在中纬度近岸的狭窄东边界内中尺度涡生成居多,在另一侧近岸的狭窄西边界中尺度涡消亡居多。同时,我们以一阶斜压模态所对应的特征深度作为两层结构的内界面深度,并假定涡动能平均分配于正压模态和一阶斜压模态,计算得到了包含涡动能和涡有效重力位能的中尺度涡能量年平均净生成率和净耗散率,发现虽然海盆西边界是涡场能量耗散大于能量生成的区域,但强耗散过程实际上在海盆西侧内区的强流及其回流区均有发生。另外,中尺度涡生消个数差值的分布与中尺度涡能量净生成率和净耗散率的分布表明,虽然海盆东边界近岸区域内中尺度涡的生成居多,但该区域中尺度涡的能量偏弱,因此该区并非涡场能量的主要源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CSCD(5)
17. 南海冷涡区域SST及冷涡动能、有效重力位能对热带气旋的响应
朱海斌,尚晓东,陈桂英,徐驰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47-54.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05
摘要576)   PDF (2270KB)(1352)   

选择了12个个例,分析了冷涡区域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对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 TC)的响应。在TC的影响下,冷涡区域SST降低的最大值在2.7—9.15℃,冷涡平均降温1.35—5.89℃。冷涡SST降低与TC移动速度有很好的反向关联,移动速度越慢,冷涡SST降低越多。冷涡SST降低与TC平均最大风速有较好的正向关联,最大风速越大,冷涡SST降低越多。TC对冷涡的能量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TC经过冷涡后,冷涡的动能 (eddy kinetic energy, EKE)、有效重力位能 (availabl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AGPE)有明显增长,并且EKE的增长小于AGPE的增长。TC作用前后EKE、AGPE的增长与冷涡区域SST降低的平均呈正向关联,表明在TC的影响下,冷涡的EKE、AGPE的改变能够反映SST降低的程度,或者说SST降低的多少能够反映冷涡EKE、AGPE改变的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
18. 2000年秋季东沙冷涡的三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
林夏艳,管玉平,刘宇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55-65.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06
摘要590)   PDF (936KB)(1551)   

根据AVISO(Archiving Validation and Interpolation of Satellite Oceanographic Data)高度计资料,用区域海洋模式(ROMS)再现和分析了2000年9月4日—10月11日生命周期为36天的一个东沙冷涡过程。该冷涡的平均半径为77km,移动路程为487km。模式结果表明,该冷涡的平均移动速度为15cm·s-1,冷涡的移动方向几乎沿着1000—2000m陆坡等深线,除了地形的影响外,东北季风也对该冷涡移动方向的转换有作用。冷涡的形变与效应有密切的关系,趋势是导致其形状为长轴位于东北-西南方向的椭圆。其次,对该冷涡的半径、涡度、能量密度、形变和散度等进行时间序列计算分析,得到其平均涡度为3.997×10-6s-1,平均能量密度为2.42×10-2cm2·s-2·km-2,涡度与半径具有近似正相关关系,而平均能量密度与半径呈负相关关系;平均的剪切形变、拉伸形变和散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801×10-6s-1、4.612×10-7s-1、3.269×10-8s-1。数值结果表明, 在这次东沙冷涡过程中,整个生命周期共出现过两种不同的三维结构,在生成阶段涡旋形状为表层和底部小、中间大的腰鼓状;成熟期为表层大、底部小的碗状;消亡阶段只能在表层看到信号。该东沙冷涡的深度在不同的生存阶段也不同,大部分时刻小于50m水深,但最深可达到水深450m处。最后,文中给出了速度、温度和盐度的垂向分布情况。其中,东沙冷涡的切向速度在40—50cm·s-1间,高值区位于水深小于100m处,在100—200m速度递减率较大;温度分布具有一个位于60—100m水深处的低温拱起结构,该冷涡造成了10—20m左右的等温线抬升;高盐核心的拱起结构比低温拱起结构更深,大致位于100—150m,高盐核心区盐度≥34.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理想台风驱动的涡旋对吕宋海峡黑潮影响的数值研究*
耿伍,何伟宏,邹晓理,谢强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66-73.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07
摘要667)   PDF (6821KB)(1903)   

吕宋海峡以东即北太平洋热带地区常年存在着大量的涡旋,这些涡旋在向西运动的过程中遇到吕宋海峡黑潮后是否会穿越黑潮进入南海值得研究。文章用数值模式来模拟吕宋海峡的黑潮以及吕宋海峡以东的众多涡旋,结果表明没有一个涡旋可以穿越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一个理想台风风场,通过风应力旋度的形式驱动出强劲的气旋式和反气旋式涡旋,这两个涡旋分别添加在源区黑潮附近,也是在源区黑潮流量最小的8月。以往研究表明,黑潮流量小而涡旋强劲的时候涡旋容易穿越吕宋海峡进入南海,但由何种原因产生的涡旋可以穿越吕宋海峡难以确定;而文章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在黑潮较弱的夏季8月,由风应力旋度产生的中尺度涡,无论是气旋式还是反气旋式,都受到了吕宋海峡的阻挡而难以穿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冬季南海西边界急流的动力机制分析*
董慧超, 经志友, 齐义泉, 周立佳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74-81.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08
摘要602)   PDF (1909KB)(1680)   

利用高分辨率的无结构网格海洋数值模式FVCOM(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冬季西边界急流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形成与维持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冬季南海西向强化特征显著,存在西边界急流。该急流的水平和垂向结构复杂多变,表层与次表层海流的流场结构、流速与流幅均有较大差异。动力机制分析表明,该西边界急流具有明显的地转流特征,其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由于风应力、地形及平流效应的影响,西边界急流还具有显著的局地变化特征。进一步的数值实验分析表明,压强梯度力与海面风应力对南海冬季西边界急流的形成与维持起重要作用。其中,压强梯度力的垂向分布特征与西边界急流的三维结构吻合良好;而风应力对南海冬季西边界急流的影响与岸线及地形的分布特征有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海表扩散层中气体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邢元明, 杨磊,管玉平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82-87.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09
摘要523)   PDF (1760KB)(1332)   

尽管影响气体在海气界面间交换的因素很多,但迄今却仅仅用风速来估算气体在海气界面的传输速度。另一方面,直接实验测量气体在海气界面的传输也十分困难。因此,气体穿过海气界面的传输速度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文章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以及惰性气体氩、氪在海表扩散层内部的扩散过程, 求得不同温度下这些气体的扩散系数,与现有的实验值平均相差约19.4%,并重点讨论了二氧化碳在扩散层内部的行为,为进一步研究气体在海气界面的传输速度提供了新的理论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 Hulburt生消过程中水体总吸收特性研究
王林,赵冬至,杨建洪,姜玲玲,刘永健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88-93.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10
摘要576)   PDF (530KB)(1216)   

基于2011年7月藻类培养实验期间的实测数据研究了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 Hulburt生消过程中水体的总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强壮前沟藻本次培养周期共21天,前15天为生长期,之后进入消亡期;整个生消过程中水体吸收光谱变化明显,未见440nm波段浮游藻类蓝光吸收峰,但675nm波段红光吸收峰突出,消亡期总吸收系数的日变化明显大于生长期,总吸收系数与叶绿素浓度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一致;总吸收系数的波段关系良好,但不同生长时期相同波段的拟合曲线存在显著差别,消亡期的拟合曲线普遍高于生长期,且整体看来随波长增加,两曲线逐渐接近,到667、678nm波段时几乎重合;特征波段(440、675nm)的总吸收系数与叶绿素浓度存在较好的乘幂函数关系,拟合曲线与藻种的生长阶段有关,决定系数均在0.98以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南海中部和北部上层海水中溶存甲烷浓度及海气交换通量*
马立杰,崔迎春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94-101.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11
摘要508)   PDF (1966KB)(1354)   

根据2010年4—5月国家基金委南海多学科综合航次在南海中部和北部的调查资料,利用抽真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溶存甲烷浓度,分析了该海区上层海水中溶存甲烷的浓度、饱和度及海气交换通量。南海中部和北部表层海水中溶存甲烷浓度范围为1.15—5.6nmol·L-1,平均值为2.2nmol·L-1,饱和度范围为59.7%—298.8%,59%站位的溶存甲烷处于过饱和状态。甲烷海气交换通量范围分别为-17.7—61.3µmol·m-2·d-1(根据LM-86方程计算)和-27.9—119.6µmol·m-2·d-1(根据W-92方程计算)。南海是大气中甲烷的来源之一,年甲烷辐射量估算值为2.7×10-2—4.0×10-2Tg·a-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鹿角杯形珊瑚骨骼构造和显微结构的研究
叶承,黄晖,张成龙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102-111.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12
摘要597)   PDF (5380KB)(2013)   

石珊瑚骨骼对重建古海洋古气候环境,评估珊瑚礁对未来气候变化、海洋酸化的响应和反馈,辨识现存造礁石珊瑚种属及其演化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更好地认知造礁石珊瑚骨骼特征,在三亚海域采集了常见的造礁石珊瑚——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 ,通过扫描电镜(结合EDS能谱仪)、红外分光显微镜分析其碳酸钙骨骼结构和成分的特征,结果表明鹿角杯形珊瑚骨骼主要成分为文石,少数骨骼样品的空腔中发育有极少量方解石矿物。虽然鹿角杯形珊瑚骨骼宏观架构和中观架构在群体间和单体间存在诸多差异,但不同形态的骨骼样品具有基本相同的发育模式和基础结构单元。同时,发现鹿角杯形珊瑚骨骼内部空腔存在有次生文石沉积发育现象,同时常伴生着水镁石矿物的发育,而且这与骨骼中的钻孔穴居动物有很大关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CSCD(3)
25. 基于速度-深度线性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其在南海海盆深水区的应用*
汪俊,高红芳,陈泓君,王立飞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112-117.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13
摘要627)   PDF (614KB)(1400)   

介绍了沉积层速度-深度线性模型的原理及其基本特点,利用沿南海海盆深水区一条多道地震剖面解释的速度谱资料,将沉积层速度-深度线性模型应用于该剖面解释数据的时深转换中,建立了与之相关的一整套工作流程,整个流程实现了可视化,并考虑了沉积地层速度的横向变化,为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提供了直观且更为可靠的素材。最后,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探讨了该时深转换模型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借此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粤东典型海湾表层沉积物Cd的分布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张小华,钟立峰,苗莉,黄蔚霞,颜文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2): 118-127.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2.014
摘要527)   PDF (1324KB)(1509)   

对粤东海域5个典型海湾64个表层沉积物样进行了重金属Cd含量的测定,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以南海陆架区Cd含量为背景值计算了粤东5个海湾表层沉积物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结果显示,柘林湾、汕头湾、汕尾湾、大亚湾和大鹏湾表层沉积物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4—0.58、0.06—6.63、0.06—0.11、0.04—0.20、0.08—0.15 mg·kg-1,其分布表现为:柘林湾养殖区和三百门附近海域以及汕头湾拦沙堤末端海域和好望角附近海域Cd含量高于其他海区,汕尾湾的Cd含量由近岸向外海、西部到东部增加,而大亚湾和大鹏湾外湾含量高。重金属输入和水动力条件是控制Cd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生态危害评价表明,养殖区、三百门附近海域、拦沙堤末端海域和好望角附近海域Cd污染达到了中等甚至很强的生态危害水平,污染比较严重。来自入海河流携带工业污染物注入、沿岸排污、水产养殖沉降、产业转移人为排放和金属矿床开采释放的Cd已造成了近海环境的污染,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夏季风爆发对南海南北部低空大气波导的影响
成印河, 周生启, 王东晓, 钟权加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1-8.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01
摘要503)   PDF (3170KB)(1548)   

大气波导是对流层中具有异常垂直大气折射率梯度的大气层结,对于预测电磁波传播和评估海上探测通信系统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根据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间,东沙岛、南沙岛探空站和“实验3号”、“科学1号”科考船在加密观测期间观测的1天4次高分辨率探空数据,统计分析了夏季风前后南海除了蒸发波导外的低空大气波导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夏季风爆发对于南海低空大气波导特征具有重要影响。总体上,大气波导发生概率在夏季风爆发前较高,爆发后较低;夏季风爆发前后,大气波导发生概率在南海北部变化较大(约12%),在南海南部变化较小(约10%)。夏季风爆发抬升了南海北部大气波导层高度,降低了南海南部大气波导层高度,其幅度都小于300m;南海夏季风爆发后,除了南海北部大气波导强度略有增强外,南海低空大气波导厚度和强度都有所减少,其中南海南部减少较多,分别约为40m和1M单位。分析显示,湿度锐减是引发南海低空大气波导的直接原因,夏季风爆发向南海低层大气输送了大量暖湿水汽,形成了不同的大气边界层,造成了南海大气波导特征的南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CSCD(2)
28. 西北太平洋船载海面风速脉动资料校正及湍流特征分析*
王洁, 段自强, 姚小红, 高会旺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9-15.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02
摘要456)   PDF (1508KB)(1347)   

对西北太平洋海域2005年9—11月“东方红Ⅱ”船载风速脉动资料的功率谱分析发现, 在频率区间0.06—0.26Hz普遍存在一个由于船体晃动而产生的异常峰值, 本文提出了一种消除船体晃动干扰的滤波校正改进方法。校正方法数据处理步骤如下:在双对数坐标系下, 利用受干扰频率区间前后的功率谱密度值, 线性拟合得到该区间内的功率谱趋势线;然后利用原始功率谱和趋势线反演得到受干扰频率区间的校正功率谱;最后通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校正后的海面风速脉动资料序列。通过对校正后风速脉动资料湍流特征量的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用于校正船体晃动对船载海面风速脉动观测影响的可行性。观测期间西北太平洋海区大气多处于热力作用较强的弱不稳定及不稳定条件, 无量纲风速标准差与稳定度参数z/L之间能很好地符合1/3次方定律;各方向湍流强度分别为0.091、0.076、0.043;拖曳系数约为(1.30±0.26)×10-3, 与他人在该海域的观测结果类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相干技术及其在西沙周缘深水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杨涛涛, 王彬, 吕福亮, 范国章, 杨志力, 吴敬武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16-21.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03
摘要426)   PDF (2512KB)(1406)   

近年来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证实了该区油气地质条件优越。西沙周缘深水区与其同处于一个构造带上, 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史, 类比推测西沙周缘深水区可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文章在介绍相干技术的基础上, 采用近年来西沙海域新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比各代相干算法的计算效果, 并将相干技术应用于该区深水油气勘探工作中。1) 相干技术对地震数据的不连续性十分敏感, 可有效精确地识别断层。在相干切片上, 断层走向清晰, 相互切割关系明确。2) 相干技术强调振幅加强和边缘检测, 可用于深水水道的识别刻画。在相干切片上, 水道的整体形态、曲流特征和侧向侵蚀特征清晰, 水道边缘为不连续性条带。3) 由于生物礁核部岩性较均一, 地震响应特征相似, 而礁体边缘部位的地震反射杂乱, 因此可以利用相干技术突出不连续性的特点识别生物礁。4) 火山岩内部与围岩地震响应特征差别明显, 因此可利用相干技术识别火山岩体。在相干切片上火山岩发育区为明显的弱相干, 且会出现以火山岩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放射状断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中国鹦嘴鱼科(Scaridae)鱼类的分类整理*
王忠明, 孔晓瑜, 黄良民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22-32.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04
摘要628)   PDF (1000KB)(2113)   

鹦嘴鱼科(Scaridae)鱼类是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之一, 目前全世界已知鹦嘴鱼科鱼类有2亚科10属99种。文章系统总结了鹦嘴鱼科的分类历史及鹦嘴鱼科主要分类系统中科下生物类群的划分现状, 检测了我国相关单位的馆藏鹦嘴鱼科鱼类标本共计387尾, 包括7属30种,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海域的鹦嘴鱼科鱼类进行了分类整理。通过对鹦嘴鱼标本的形态学研究, 对以前在分类鉴定和命名上存在分歧的物种进行了厘定, 整理后为6属22种。剔除了我国大陆地区文献记录的8属40种鹦嘴鱼科鱼类中4个属15个种之中存在的同物异名, 整理后为7属29种, 补充了台湾海域的种类后共计7属36种; 概述了中国海域鹦嘴鱼科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区系分布; 编制了我国海域鹦嘴鱼科鱼类的属、种检索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两种浮游生物网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捕获效率的比较
连喜平, 谭烨辉, 刘永宏, 黄良民, 陈清潮, 周林滨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33-39.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05
摘要513)   PDF (1404KB)(1739)   

浮游动物大小不一,采用不同网目孔径的浮游生物网采样得到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丰度有差别。为了了解使用不同网具采样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分析的影响,于2007年8月在南海北部采用网目孔径为505μm(大网)和160μm(中网)两种网具进行了浮游动物采样。虽然两种网具对个体较大的浮游动物(水母类、磷虾类、毛颚类等)的捕获率差别不显著,但是大型网捕获的个体较大的浮游动物种类数较中型网捕获的多;对于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尤其是小型桡足类,大型网的捕获效率远远低于中型网,差异显著;其中对于13种主要小型桡足类[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瘦拟哲水蚤(Paracalanus gracilis)、丽隆水蚤(Oncaea venusta)等]种群,其中网捕获的丰度之和为大网之和的11倍之多。由此可见,两种网具是可以互补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两种网具捕获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不同,但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相似,即无论大型网或是中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都能被分为近岸和远岸两个类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CSCD(7)
32. 夏冬两季大亚湾典型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特征*
马艳娥, 柯志新, 黄良民, 谭烨辉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40-46.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06
摘要414)   PDF (1066KB)(1326)   

于2010年8月和2011年1月对大亚湾6个典型站位的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 估算了浮游植物细胞体积, 分析了各区域浮游植物的粒级组成, 比较了大亚湾各典型站位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粒级结构差异。大亚湾浮游植物的细胞体积范围为64—496757μm3, 以1600—3200μm3粒级的浮游植物种类最多, 分布在粒级谱两端的浮游植物的种类较少。夏季大亚湾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由细胞体积转换的湿重生物量高于冬季, 夏季平均为76.5×104个·L-1和1.6mg·L-1, 冬季平均为22.52×104个·L-1和0.45mg·L-1。夏冬两季均以营养盐水平高且水交换能力差的S8站位生物量最高, 且该站夏冬两季均以甲藻为主。夏季大亚湾湾内站位和冬季大部分站位顶端粒级的种类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碳库的贡献很重要, 但因为丰度小, 在细胞丰度表示的浮游植物现存量和优势种中没有体现, 细胞体积转换生物量则能更为客观合理地表征浮游植物现存量和作为优势种的判断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CSCD(2)
33. 18株南海海洋真菌的初步鉴定及其发酵产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筛选
张玲, 张庆波, 陈玉婵, 李浩华, 王磊, 章卫民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47-51.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07
摘要366)   PDF (487KB)(1354)   

从南海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8株真菌, 经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进行初步鉴定; 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对其发酵液及菌丝体的提取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 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的抑制率在90%以上的菌株有5株;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在90%以上的有15株, 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3.3%; 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率在90%以上的各有2株, 其中有1株对以上3种供试细菌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 抑制率达90%以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CSCD(2)
34.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α-淀粉酶基因cDNA及内含子克隆分析
潘俐玲, 黄桂菊, 成书营, 王晓宁, 喻达辉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52-58.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08
摘要394)   PDF (978KB)(1262)   

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是贝类软体动物的主要消化酶,对贝类生长有重要影响。文章首次获得大珠母贝α-淀粉酶基因(命名为pmAMY, Pictada maxima alpha amylase),其cDNA全长1732bp,其中5'UTR 25bp,ORF 1554bp,编码518个氨基酸,3'UTR 153bp,分子量为57.7KDa,等电点7.63。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mAMY的氨基酸序列包括16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MLLIVCSIAFFHSVYG)、8个半胱氨酸位点(Cys46、Cys104、Cys157、Cys176、Cys392、Cys398、Cys464、Cys476)、3个活性催化位点(Asp213、Glu249、Asp314)、4个钙结合位点(Asn118、Arg174、Asp183、His217)、3个氯离子结合位点(Arg211、Asn312、Arg350)和4段保守序列(Ile111—Val116、Val207—Ala215、Phe247—Val251、Val308—Asn315)。pmAMY的氨基酸序列与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同一性最高,为82%;与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hydrothermalis)同一性最低仅为27%;与其他物种的同一性在57%—79%之间。克隆获得大珠母贝pmAMY基因的2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846bp、162bp。2个内含子都起始于GT,终止于AG,符合内含子共同剪接位点序列。组织表达分析表明pmAMY只在肝胰脏中表达。本研究为α-淀粉酶基因的功能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分离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糙刺参饵料Amphora sp. 的营养价值分析及其 生物学特点的初步观察
周一春, 彭鹏飞, 胡超群, 钟鸣, 陈言峰, 赵哲, 夏建军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59-64.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09
摘要465)   PDF (1009KB)(1474)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分析糙刺参饵料双眉藻的生物学特点(包括形态、大小和附着能力), 并检测其营养成分, 结合该藻的生长速率和生长特性, 综合探讨其做为热带海参饵料的价值, 进一步为热带海参人工配合饲料提供理论参考。试验结果表明, Amphora sp. 细胞长为16—20μm, 宽为9—14μm, 附着能力较强, 比生长速率(SGR)为0.42d-1, 生长较快, 经养殖实践得知该藻为糙刺参幼体阶段喜食的饵料微藻。营养学分析表明, Amphora sp. 细胞中含碳水化合物30.80%, 灰分27.70%, 蛋白质26.33%, 脂肪6.40%。Amphora sp. 的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 分别为44.96%和54.471%, 其中,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26.661%,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花生四烯酸(AA)分别占5.622%和3.267%, 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达2.112%。综合分析可得出: Amphora sp. 细胞大小适中、附着能力强、活动能力弱、繁殖速度较快、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且比例较合理等特点, 是糙刺参幼参较佳的底栖硅藻饵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周凯, 章洁香, 张瑜斌, 卢东伟, 丁玉静, 孙省利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65-71.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10
摘要412)   PDF (704KB)(1436)   

自2008年2月至2008年11月在深圳湾布设了10个站位, 对该海域进行了每季一次共4个航次的浮游细菌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 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C)变化范围为(0.82—36.42)×10-2μg·mL-1, 总均值为9.97×10-2μg·mL-1。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C)季节变化不同于其他一些海湾, 表现为春季(19.80×10-2μg·mL-1)>冬季(7.00×10-2μg·mL-1)>夏季(3.77×10-2μg·mL-1)>秋季(3.60×10-2μg·mL-1)的模式。在平面分布上, 浮游细菌生物量(C)表现为由湾内向湾外、由近岸向离岸递减的基本格局, 越靠近河口或港口, 细菌生物量越高, 离河口或港口越远, 细菌生物量越少。浮游细菌生物量(C)与磷酸盐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与总氮、总有机碳和化学耗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显示陆源有机物输入与浮游细菌生物量分布格局密切相关。深圳湾水体细菌数量变化范围为(0.41—18.2)×106个·mL-1, 周年平均值为5.21×106个·mL-1, 表明深圳湾海域富营养化严重, 其富营养化程度从湾内向湾外递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CSCD(7)
37. 四种环境因子对澄黄滨珊瑚和斯氏角孔珊瑚胁迫作用研究
刘丽, 李泽鹏, 申玉春, 杨小东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72-77.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11
摘要456)   PDF (771KB)(1639)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和斯氏角孔珊瑚(Goniopora stutchburyi)进行温度、pH、磷酸盐和铜离子4种环境因子的胁迫试验。结果表明, 温度、pH、磷酸盐和铜离子含量对2种珊瑚单位面积虫黄藻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有重要影响, 对照组和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水环境温度升高、pH降低、磷酸盐和铜离子浓度增加, 澄黄滨珊瑚和斯氏角孔珊瑚分泌黏液, 触手逐渐回缩, 直至全部紧缩, 颜色逐渐变浅, 白化死亡。澄黄滨珊瑚在25℃和28℃时有较高的虫黄藻密度, 在28℃时有较高的叶绿素a含量; 斯氏角孔珊瑚在28℃时单位面积虫黄藻密度与叶绿素a含量都达到最高值。在pH 6.5时, 2种珊瑚单位面积虫黄藻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均达到最高值。澄黄滨珊瑚在磷酸盐浓度5.0μmol·L-1时, 单位面积虫黄藻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达到最高值; 斯氏角孔珊瑚在未添加磷酸盐时, 单位面积虫黄藻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为最高值。在铜离子浓度为4μg·L-1时, 2种珊瑚有较高的单位面积虫黄藻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2种珊瑚比较, 澄黄滨珊瑚单位面积虫黄藻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明显低于斯氏角孔珊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CSCD(4)
38. 不同环境条件下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免疫酶活性差异
杨其彬, 王专伟, 周发林, 温为庚, 苏天凤, 邱丽华, 黄建华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78-85.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12
摘要623)   PDF (5206KB)(49157)   

研究了正常生长、低温胁迫和高氨氮胁迫下10个斑节对虾家系生长特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PO)3种免疫酶活性的变化。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10个家系特定生长率(SGR)呈现明显差异, 家系077与家系017和661的ACP活性存在极显著差异, 家系4612与家系017的SOD活性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而其他家系的免疫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斑节对虾在48h低温胁迫下, ACP和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PO活性则不断降低, 而对照组的3种酶活性呈无规律轻微变化。斑节对虾在48h高氨氮胁迫下, ACP活性不断升高, SOD在0—8h活性上升, 8—48h活性快速降低, PO活性不断下降, 而对照组的3种酶活性呈无规律轻微变化;一些家系间的3种免疫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中家系4612的3种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家系。3个试验中, 家系的特定生长率与免疫酶活性均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夏季南海西部砂壳纤毛虫水平分布*
丰美萍, 张武昌, 于莹, 肖天, 孙军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86-92.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13
摘要336)   PDF (1747KB)(1144)   

于2007年8—9月在南海西部海域,使用浮游生物Ⅲ型网垂直拖网采集海洋表层(200m以浅)浮游砂壳纤毛虫,共发现7属12种,其中优雅真铃虫(Eutintinnus elegans)和勃兰氏拟平顶虫(Xystonellopsis brandti)为南海新纪录种。砂壳纤毛虫总丰度为0—11622个·m-2,平均(2218±2254)个·m-2。各站种丰富度范围为0—6种。优势种有5种:尖形钟形虫(Cyttarocylis acutiformis)、宽口钟形虫(Cyttarocylis eucecryphalus)、费瓦拟平顶虫(Xystonellopsis favata)、南方类铃虫(Codonellopsis meridionalis)、圆锥条纹虫(Rhabdonella conica)。圆锥条纹虫聚集强度最高,属于适盐、适温范围较窄的浮游动物;尖形钟形虫与宽口钟形虫的聚集性最弱,分布较为均匀。南海西部砂壳纤毛虫群落受南海流系、水团和季风的影响,整体稳定性均较低。大洋铃鼻虫(Codonaria oceanica)、费瓦拟平顶虫、圆锥条纹虫与温度、盐度、深度等呈现相关性,而总丰度、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没有明显相关性。圆锥条纹虫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系数高。与南海北部相比,南海西部砂壳纤毛虫类群与南海北部为同一区系,但是种类组成中远洋种占主要部分,丰度大大低于南海北部。圆锥条纹虫的优势度(Y=9.4%)、平均丰度[(1811±1636)个·m-2]和最大丰度值(4809个·m-2)最高,且聚集强度高,与温盐因子的相关性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环境因子对慢原甲藻(Prorocentrum rhathymum)生长的影响
刘俏, 龙丽娟
热带海洋学报    2013, 32 (3): 93-100.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3.03.014
摘要396)   PDF (751KB)(1394)   

慢原甲藻是一种有毒甲藻,有报道称其能够形成赤潮, 但国内外对其生长方面的研究几为空白。本文研究了温度、盐度、光照、起始密度、大量元素浓度、微量元素浓度以及维生素浓度等7种环境因子对慢原甲藻(Prorocentrum rhathymum)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慢原甲藻的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20—30℃, 盐度30‰—40‰, 光照67.5—121.5μmol·m-2·s-1,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浓度分别为f培养基对应组分的1/2—2倍、1/8—1/2倍、1/2—4倍。起始密度小于8000个·mL-1时, 最大细胞密度与起始密度正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