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严静,韦惺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1;
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东 广州 511458.
YAN Jing1, WEI Xing1,2
1.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
2. 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Guangzhou), Guangzhou, 511458, China
摘要: 黄茅海是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一个喇叭型溺谷河口湾。近几十年来在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河口的地貌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基于1972~2016年地形图和卫星遥感影像,对河口岸线和水下地形的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构建了三维水动力模型对河口动力对地貌形态变化的响应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土地围垦使得黄茅河口的口门和岸线急剧向海延伸,水域面积大面积减少。受此影响,河口的纳潮量减少了近19.61%,由1972年的11.13亿立方米减少为2016年的8.95亿立方米。河口的束窄和和形态的变化也使得河口出现水位抬升、径流动力增强,潮差减小,涨潮历时缩短,落潮历时延长等变化。未来,随着河口的淤积充填,河口的潮汐动力将受到进一步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