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浩宇, 丘学林, 黄海波. 主动源海底地震仪横波模型的自动搜索与非唯一性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22, 41(1): 194-203. |
[2] |
赵明辉, 程锦辉, 高金尉, 孙龙涛, 徐亚, 张佳政, 杜峰. 南海东部马尼拉俯冲带深部结构新认识*[J]. 热带海洋学报, 2021, 40(3): 25-33. |
[3] |
张小华, 毕雪岩, 高志球, 刘长炜, 彭文武, 曾智华, 杨楠, 李煜斌. 基于“黑格比”和“灿都”台风期间湍流数据的曳力系数和动力粗糙度长度参数化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 2021, 40(2): 1-6. |
[4] |
周水华, 洪晓, 梁昌霞, 江丽芳.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台风浪高快速计算方法[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4): 25-33. |
[5] |
杨云月, 许涛, 罗翠榆, 刘娟, 姜修洋. 典型厄尔尼诺期间台风降水δ18O变化分析: 以2018年22号台风“山竹”为例[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4): 34-41. |
[6] |
刘合香, 卢耀健, 王萌, 李广桃. 基于信息扩散技术的华南极端台风灾害风险评估[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3): 31-41. |
[7] |
金震, 郭晓然, 陈方颖. 国产OBS的时间矫正方法——以2019年台湾海峡地壳结构海陆探测实验为例[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3): 42-48. |
[8] |
李子正, 丘学林, 邢磊. 基于OBS和MCS数据的水合物地层速度特征[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2): 25-34. |
[9] |
李娟, 刘军亮, 蔡树群. 台风“康森”产生的海洋近惯性能量的数值模拟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2): 35-43. |
[10] |
章鑫, 陈明玉. 台风登陆广东沿海前后亮温相对功率谱的变化特征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9, 38(6): 29-40. |
[11] |
朱士兵,胡丹妮,张会领,曾春华,李泽华,李志强. 海口湾中间岸段海滩剖面短期时空变化及沉积动态分析 *[J]. 热带海洋学报, 2019, 38(5): 77-85. |
[12] |
刘娜,王桂华,巩远发,刘磊. 南海盐致环流对台风降水的响应特征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9, 38(3): 13-21. |
[13] |
潘明婕,孔俊,杨芳,罗照阳,章卫胜,荆立,王青,李占臣. 台风路径对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动力过程的影响机制[J]. 热带海洋学报, 2019, 38(3): 53-67. |
[14] |
戚佩霓, 沈菲菲, 寇蕾蕾, 楚志刚, 许冬梅. 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在台风“灿都”(2010)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 2019, 38(2): 20-31. |
[15] |
殷成团, 张金善, 熊梦婕, 徐俊晖. 我国南海沿海台风及暴潮灾害趋势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9, 38(1): 3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