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篇
田新朋1,2, 石松标1,3, 郭巧巧1, 龙丽娟1,2*
1. 热带海洋环境与岛礁生态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1;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省粤东上升流区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广东 汕头, 51504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TIAN Xinpeng1,2, SHI
Songbiao1,3, GUO Qiaoqiao1, LONG Lijuan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
2. Guangdong Provincial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for Coastal Upwelling Ecosystem in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tou 515041, PR China;
3.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摘要: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 周边环绕着红海、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莫桑比克海峡等10多个属海和海湾, 是一个面积广阔、环境复杂且资源非常丰富的热带海洋。近年来, 印度洋的海洋资源开发与研究备受国际关注。在过去10年中, 我国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每年都会组织大型科学考察活动, 对印度洋的地质、生物、矿产等多领域展开深入研究, 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 我国在印度洋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发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基于统计数据, 系统综述了印度洋海洋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新物种资源的发现及其分布特征, 探讨了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应用潜力, 并对未来印度洋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储备与开发前景进行了评估与建议。旨在提升我国对印度洋海洋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应用的科学认知, 助力我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