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专题


    图片丢失啦
    南海专题
    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南海九章环礁中牛轭礁和西门礁新生沙洲沉积特征与动态
    许眸莹, 高抒, 葛晨东, 黄梅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 (2): 44-53.   DOI: 10.11978/2019041
    摘要1311)   HTML533)    PDF (7089KB)(150)   

    南沙群岛的珊瑚礁以环礁形式存在, 拥有各具特色的地貌形态。九章环礁中的牛轭礁和西门礁是两座发育有新生沙洲的环礁, 代表灰沙岛形成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性地貌演化阶段。这两处新生沙洲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表明: 沉积物主要组分为珊瑚碎屑, 长轴中值粒径在14~45mm之间, 属于砾石级别; 样品分选系数在4.5~31之间, 分选性很差; 球度值为0.52~0.68, 球度差。粒度特征值中, 中值粒径具有随着到水边线距离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 而分选性和球度与距水边线距离关系不大。整体上中值粒径与分选系数呈正相关关系, 而与球度呈负相关关系。历史文献记载和卫星图像表明, 牛轭礁和西门礁上的新生沙洲都是近年来才形成的, 与风暴过程及冬季风有关。牛轭礁上沙洲向北迁移, 同时其长轴向东南方向延伸; 西门礁上沙洲整体向东南方向迁移, 并形成回弯形沙嘴形态。新生沙洲的出现与珊瑚碎屑物质供给变化或风暴浪作用变化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南海西北部夏冬季浮游介形类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廖彤晨, 尹健强, 李开枝, 谭烨辉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 (2): 77-87.   DOI: 10.11978/2019050
    摘要597)   HTML334)    PDF (8741KB)(101)   

    海洋浮游介形类(Ostracods)是一类分布较广的小型甲壳动物, 在海洋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海洋浮游动物采样常使用505μm网目孔径的浮游生物网, 从而导致个体较小的介形类被忽略。文章根据2006年7—8月(夏季)和2006年12月—2007年1月(冬季)在南海西北部海域分别使用网目孔径为505μm和160μm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样品, 比较不同网目所获浮游介形类种类和丰度的差异, 分析介形类种类和丰度的分布特征, 探讨环境因素对其时空分布的影响。160μm网目采集的浮游介形类种类和丰度均高于505μm。基于160μm网目数据分析浮游介形类群落结构: 1) 鉴定浮游介形类32种, 其种数由近岸向外海递增, 等深线100m以浅海域的种数显著高于100m以深海域(p<0.01); 2) 夏季浮游介形类的丰度高于冬季, 夏季丰度高值区主要出现在雷州半岛东部和琼东近岸, 显著高于外海(p<0.05), 冬季介形类丰度分布较为均匀; 3) 优势种针刺真浮萤(Euconchoecia aculeata)是近岸高丰度的主要贡献种; 4) 介形类种数与温度和水深呈显著正相关, 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正相关, 而与温度和盐度呈负相关。夏季琼东沿岸上升流和粤西沿岸流有助于浮游介形类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东部近岸海域形成较高的丰度, 最高达1252个·m-3。同时, 建议今后研究浮游介形类采用网目孔径小的浮游生物网进行采集以便全面评估其群落结构特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
    3. 南海北部海洋生态模型的参数分析及遗传算法优化
    舒婵, 耿兵绪, 房巍巍, 修鹏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 (2): 98-106.   DOI: 10.11978/2019054
    摘要570)   HTML316)    PDF (8821KB)(133)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是研究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模型的发展, 生态参数取值不确定性增加, 对模型结果的影响逐渐增大, 因此模型参数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南海北部应用一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 通过对模型生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获取关键生态参数, 利用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模型中的敏感参数主要集中于浮游植物生长和浮游动物生长、摄食和死亡以及碎屑沉降等过程。针对以上参数利用遗传算法优化, 发现仅加入表层卫星数据, 模型表层和垂向模拟误差分别降低27.80%和21.40%; 加入垂向观测数据, 表层和垂向模拟误差分别降低14.90%和32.70%。遗传算法应用于海洋生态模型的关键参数优化研究, 所获取的参数对模型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提高了耦合模型对生态系统的模拟精度, 为参数优化在三维模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近二十年南海表层海水的盐度淡化及其机制*
    傅圆圆, 程旭华, 张玉红, 严幼芳, 杜岩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 (4): 18-24.   DOI: 10.11978/2016101
    摘要971)   HTML412)    PDF (373KB)(1284)   

    南海北部航次观测资料显示南海北部表层盐度在2004—2012年期间缓慢降低, 2012年盐度达到最低。客观分析数据EN4(the UK Met Office EN.4.0.2 objective analyses)以及OFES(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for the Earth Simulator)模式结果都显示南海表层海水盐度在1993—2014年有淡化趋势, 最显著区域位于吕宋岛以西和南海南部。盐度收支分析表明淡水强迫在吕宋岛以西海域起主要贡献, 而水平平流输运主导南海西部的表层盐度变化。吕宋岛以西表层盐度的降低与近年来沃克环流加强引起的夏季强降雨增加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南海西部夏季表层浮游植物粒径结构分布特征分析
    梁文钊, 唐丹玲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 (4): 93-101.   DOI: 10.11978/2016104
    摘要670)   HTML334)    PDF (600KB)(936)   

    受夏季西南季风影响, 南海西部会形成一支离岸急流, 该急流通常与冷涡和暖涡组成偶极结构, 共同影响该海域生态环境。本研究利用2014年9月现场和卫星数据, 首次结合南海西部急流和冷暖涡过程, 分析它们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的影响。数据显示, 表层以微微型浮游植物(0.2~2µm)为主, 占总叶绿素a的平均比例为76.7%。在急流区中, 微型浮游植物(2~20µm)和小型浮游植物浓度(20~200µm)占总叶绿素a平均比例相对较高, 且与总叶绿素浓度呈线性正相关。暖涡区小型浮游植物比例(平均10.3%)高于冷涡区(平均3.6%)。结果表明, 物理动力过程是南海西部夏季表层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急流和冷暖涡可以提升小型浮游植物的比例, 改变表层的粒径结构。急流对沿岸上升流区浮游植物的水平输送是表层小型浮游植物的主要来源。涡旋的辐合、辐散与急流的相互作用, 导致各粒径浮游植物在冷涡边缘出现锋面分布, 并且提高了暖涡区表层小型浮游植物的比例。冷涡的垂直抽吸作用加强了营养盐供给, 也提高了冷涡中心表层小型浮游植物的比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2)
    6. 南海北缘白云凹陷北坡裂后断裂活动特征及构造沉积响应*
    谢志远, 杨建民, 孙龙涛, 郑金云, 孙珍, 邱宁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 (5): 59-71.   DOI: 10.11978/2017007
    摘要707)   HTML365)    PDF (26171KB)(313)   

    为深入理解被动大陆边缘凹陷斜坡断裂的构造特征和演化机制, 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分析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带的断裂发育特征, 应用断层生长指数研究断裂的活动期次, 结合断裂活动期间的沉积响应特点, 分析断层发育演化机制。结果显示, 白云凹陷北坡断裂走向以NWW向为主, 发育部分NEE至近E—W向小断裂; 断层倾角较陡, 单条断层剖面形态主要为板式断层, 组合构造样式主要呈阶梯状和“X”形断裂组合样式; 裂后阶段主要有23.03~21Ma和19.1~15.97Ma和10~2.59Ma三期活动, 其中10Ma后断层活动强度显著增大。断裂走向研究表明新生代区域伸展应力场由近N—S向向NNE向顺时针偏转, 偏转角度约为8°。相对于陆架凹陷发育的断裂, 位于陆坡深水区白云凹陷断裂体系特点主要是断裂活动时间较长且活动强度多变。研究表明, 白云凹陷北坡裂后断裂的发育演化主控因素是主凹持续强烈的热沉降, 南海扩张对北缘的弱挤压作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南海块体和西菲律宾海板块的汇聚活动则对断裂构造活化有重要影响。白云北坡的沉积发育对构造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响应, 尤其是裂后第三期的构造活化期, 受东沙运动影响, 表现为一系列水道下切、深水沉积滑塌和削截抬升, 根据其变形特点, 推测东沙运动的构造应力主要来自东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东沙群岛西南海区海底地震测线OBS2015-1揭示的深部地壳结构*
    李亚清, 阎贫, 王彦林, 钟广见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 (5): 83-92.   DOI: 10.11978/2016122
    摘要405)   HTML138)    PDF (14170KB)(607)   

    为深入理解南海北部多道地震测线D80显示的深反射信息, 沿此测线布置OBS(15台)地震测线(OBS2015-1), 测线长300km, 方向NNW—SSE, 从水深800m陆坡延伸至3760m深海平原。文章利用Obstool软件进行预处理(位置校正和时间校正等)、震相识别, 利用FAST tomography软件进行速度层析成像。速度结果表明, 新生代沉积层速度1.6~3.5km·s-1, 厚度约2km; 中生界速度3.5~5.5km·s-1, 平均厚度约3km。在洋陆过渡带处, 沉积基底受新生代岩浆活动影响, 有较大起伏。在上陆坡处, 上地壳存在向上凸起约5km的高速异常, 在多道地震剖面中表现为杂乱反射的背斜构造, 上覆晚新生代地层也同步形变, 推测可能是新生代晚期岩浆侵入造成。地壳厚度由陆坡的23~20km减薄至洋盆的8km。地壳下部存在7.0~7.6km·s-1的高速层, 高速层由陆坡的5km左右逐渐递减至海盆的2km左右, 因上陆坡和洋陆过渡带晚新生代岩浆活动活跃, 作者认为地壳下部高速层是由海底扩张停止后岩浆侵入形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南海西南次海盆与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地壳结构对比#cod#x0002A;
    于俊辉, 阎贫, 林间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 (6): 51-61.   DOI: 10.11978/2017044
    摘要611)   HTML337)    PDF (13115KB)(333)   

    近年来对西南印度洋中脊的研究显示, 超慢速扩张(全扩张率: 12~18mm#cod#x000b7;yr-1)的西南印度洋中脊包含岩浆增生型和非岩浆增生型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壳结构。岩浆增生型中脊段表现为轴向的海底隆起, 通常具有较低的地幔布格重力异常和较强的磁性, 地壳厚度较大; 非岩浆增生型中脊段通常水深较深, 缺乏转换断层, 发育拆离断层和高角度正断层, 具有较高的地幔布格重力异常和微弱的磁性, 大量蛇纹石化的地幔橄榄岩出露海底, 火成岩地壳较薄甚至不存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具有较慢速扩张率(全扩张率: 50~35mm#cod#x000b7;yr-1), 其接近消亡洋中脊中央部分的地壳厚度也较薄, 也有可能存在蛇纹石化地幔, 具有超慢速扩张脊非岩浆增生段的特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线粒体CO#cod#x02160;基因对南海毛颚动物箭虫科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初探
    陈斌, 何薇, 李海涛, 吴鹏, 肖瑜璋, 吕向立, 何静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 (6): 100-108.   DOI: 10.11978/2017043
    摘要595)   HTML260)    PDF (2653KB)(454)   

    为提高毛颚动物鉴定的准确性, 进一步探索毛颚动物箭虫纲箭虫科各属的系统发育地位, 文章采用形态学鉴定与DNA条形码技术相结合, 对南海北部采集的部分箭虫种类进行鉴定, 并初步探讨其系统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包括粗壮猛箭虫(Ferosagitta robusta)、小型滨箭虫(Aidanosagitta neglecta)、规则滨箭虫(Aidanosagitta regularis)在内的箭虫, 其形态鉴定结果与分子鉴定的结果一致, 其CO#cod#x02160;(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第一亚基,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cod#x02160;)序列在系统发育树中与GenBank得到的相应箭虫CO#cod#x02160;序列以91%~100%高支持率形成各自单系枝。种内遗传距离范围为0.000~0.015, 平均值为0.004; 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81~0.173, 平均值为0.127; 种内遗传距离和种间遗传距离未重叠, 存在明显的条形码间隙, 证实了CO#cod#x02160;基因作为毛颚动物DNA条形码标准基因的可行性。本研究首次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箭虫科内各属的系统发育分析, 首次从分子层面探讨其系统发育地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南海南部次表层叶绿素a质量浓度最大值及其影响因子*
    廖秀丽, 戴明, 巩秀玉, 刘华雪, 黄洪辉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1): 45-56.   DOI: 10.11978/2017020
    摘要534)   HTML133)    PDF (3204KB)(457)   

    文章分析了2013年南海南部4个季节航次的叶绿素a (Chl a)调查数据, 结果显示: 150m以浅水柱Chl a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早春0.14mg•m-3、初夏0.12mg•m-3、初秋0.18mg•m-3、初冬0.16mg•m-3。早春和初夏偏低的原因与早春风速小, 初夏水温高, 不利于水体的垂直混合, 限制了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盐向上层水体补充有关。4个季节中海水次表层Chl a质量浓度最大值层(SCML)均出现在50m和75m, 这两个水层的Chl a质量浓度差异小, 季节变化不大, 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24~0.26mg•m-3和0.22~0.26mg•m-3。受混合层深度和温跃层上界深度的共同影响, 50m水层Chl a质量浓度主要受制于深层富营养盐海水的向上补充, 75m水层Chl a质量浓度受水温的影响明显。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南海北部冷泉区深水珊瑚的发现及其特征
    陈忠, 莫爱彬, 赵美霞, 仲义, 颜文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1): 64-71.   DOI: 10.11978/2017022
    摘要1012)   HTML462)    PDF (5767KB)(583)   

    冷水珊瑚也称为深水珊瑚, 在生物多样性、生态资源和科研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采自南海北部冷泉区的冷水珊瑚骨骼碎屑进行测定, 鉴定出冷水珊瑚2个种(Crispatotrochus sp.1和Crispatotrochus sp.2), 以及4个属[Balanophyllia (Balanophyllia)、Balanophyllia (Eupsammia)、LochmaeotrochusEnallopsammia]。测定的冷水珊瑚的δ13C为-7.36‰~-1.15‰, δ18O为-1.38‰~3.67‰, 与全球冷水珊瑚碳氧同位素组成相似, 但明显不同于南海暖水珊瑚、冷泉碳酸盐岩及低温热液成因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
    12. 南海IODP 367-368钻探区深地震探测的OBS站位设计分析
    王强, 赵明辉, 张佳政, 孙龙涛, 丘学林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1): 90-97.   DOI: 10.11978/2017011
    摘要645)   HTML210)    PDF (13243KB)(407)   

    借助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平台, 于2017年2月—6月间在南海实施第三次科学钻探(IODP 367-368航次)。海底地震仪(OBS)深地震探测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钻探成果相结合, 可以对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COT)边界及地质属性的确定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深部地质过程解释。文章基于IODP 367-368钻探提出的三种可能设想(下地壳出露、最老洋壳出露、上地幔出露), 分别建立了三种初始速度模型。利用Rayinvr及Tomo2d软件, 对每一种初始模型分别开展了不同OBS间距的射线追踪和走时模拟测试对比, 以及模型的分辨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OBS间隔为7km比间隔为10km具有更好的射线路径与密度覆盖; 对于上地幔出露模型, 需要足够长的探测测线(>100km), 才能有效得到30km深处信息; 分辨率测试说明, OBS间距需要设置小于或等于7km时, 才能有效分辨20km速度异常体(即模糊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反演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
    刘见宝, 孙珍, 王振峰, 黄安敏, 曾小宇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2): 63-71.   DOI: 10.11978/2017047
    摘要439)   HTML150)    PDF (1819KB)(252)   

    南海北部为我国重要的含油气区之一, 但目前南海北部盆地的演化史及其与周边构造事件的关系仍不明确。基于钻孔和地震资料, 通过数学模拟, 反演了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的构造应力演化特征和初始地壳厚度。结果表明, 南海北部盆地具有较薄的初始地壳厚度和岩石圈厚度。珠江口盆地存在两期应力松弛期, 而琼东南盆地在深水区和浅水区分别存在一期应力松弛期。南海北部第一期应力松弛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 主要分布在深水区, 在时间上东早西晚; 第二期应力松弛空间上存在东西分异性。分析认为, 南海北部深水区应力松弛期由东至西的演化应为西北次海盆由东至西的剪刀式张裂所致。珠江口盆地第二期构造应力松弛与局部岩浆侵入有关, 琼东南盆地浅水区的构造应力松弛期与红河走滑断裂平静期相对应。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南海北部陆丰凹陷LF14井中新世古水深变化及沉降特征*
    薛力园, 丁旋, 裴人傑, 万晓樵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2): 72-83.   DOI: 10.11978/2017060
    摘要724)   HTML327)    PDF (4027KB)(259)   

    南海北部陆丰凹陷内LF14井记录了早中新世至早上新世的海相沉积地层。古水深重建结果显示研究井位在早中新世突然发生海侵, 水深迅速上升至最大值275m, 随后经数次波动, 整体处于中—外陆架环境, 共记录了5个完整的海侵—海退层序。回剥分析方法重建的LF14井沉降史揭示了研究井位在中中新世(17.5—10Ma)处于快速沉降期, 快速沉降导致的凹陷内沉积物的可容纳空间发育速率高和陆源物质供给充足是造成该阶段沉积速率高的两个重要因素; 晚中新世—早上新世(10—4.53Ma)处于弱沉降期, 推测东沙运动导致凹陷内的沉积物可容纳空间发育速率变小和陆源物质供给减少, 造成该时期内研究井位沉积速率低。最后, 依据定量重建的古水深变化在研究层段识别出一系列短暂存在的构造上升事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Flex API的南海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
    严杰, 王刚龙, 李绍荣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2): 84-91.   DOI: 10.11978/2017048
    摘要506)   HTML192)    PDF (5561KB)(292)   

    海洋地质调查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 调查产生的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海洋地质调查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应用和共享已成为衡量我国海洋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鉴于传统WebGIS应用交互性差, 扩展再利用性能弱的缺点, 文章以南海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库为基础, 采用基于Flex技术的应用开发接口(Flex API) 和ArcGIS Flex Viewer应用系统框架进行开发, 并定制自定义的微件(Widget)在应用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 开发部署在网络环境下的“南海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用户能快速、便捷地获取调查数据。文章实现了南海海洋地质调查基本信息的集中管理、展示与服务, 该平台能够较好地满足地勘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海洋地质工作信息服务的需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南海北部反气旋涡旋边缘的次中尺度动力过程分析
    郑瑞玺, 经志友, 罗士浩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3): 19-25.   DOI: 10.11978/2017079
    摘要723)   HTML376)    PDF (6336KB)(762)   

    广泛存在于上层海洋的次中尺度过程能有效地从平衡态的中尺度地转剪切中汲取动能, 并通过非地转斜压不稳定正向串级能量至小尺度的耗散过程, 从而对海洋物质能量输运、中尺度过程变异以及混合层再层化等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利用高分辨率(500m)的区域海洋数值模式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拟结果, 并结合理论分析, 对南海北部冬季典型反气旋涡的次中尺度动力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典型中尺度涡边缘存在显著的锋面, 锋面海域强烈的水平浮力梯度能有效地减小Ertel位涡, 有利于诱发次中尺度对称不稳定(symmetric instability); 锋生作用是引起该中尺度涡边缘发生对称不稳定的主要动力机制之一。同时, 次中尺度过程及其不稳定引起的垂向次级环流显著增强了混合层垂向物质能量交换, 最大垂向速度可达95m·d-1, 影响深度最深至80m。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CSCD(7)
    17. 环境因子对南海土台风“蝴蝶”与“银河”强度的影响*
    毋浩亮, 胡松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3): 26-34.   DOI: 10.11978/2017073
    摘要473)   HTML164)    PDF (7217KB)(400)   

    选取了两例迅速增强的南海土台风“蝴蝶”(1321)与“银河”(1603), 分析了其增强时南海及周边海域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垂直风切变情况和海洋热状况, 并利用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RF)模式探究两者强度不同的环境原因。“银河”虽具有较有利的海洋下垫面条件, 但并未发展为台风, 是因为不利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和垂直风切变条件。“蝴蝶”迅速增强为强台风是因为其发生时北方冷空气南下, 西南暖湿气流爆发等有利条件。WRF模式对海表面温度(SST)影响土台风强度的敏感性实验表明, 土台风强度对于SST的响应表现为非线性正相关, SST升高, 土台风增强的速率将减缓。7—9月的南海SST均高于28℃, 已满足土台风增强条件。因此, 在对于土台风的预报中, 需特别注意SST以外的其他环境因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南海典型海区浮游植物吸收光谱特征及遥感反演产品的精度评估
    赵文静, 曹文熙, 胡水波, 王桂芬, 刘振宇, 徐敏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3): 35-44.   DOI: 10.11978/2017067
    摘要748)   HTML454)    PDF (915KB)(327)   

    基于遥感手段准确估算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ph(l), 可为长时间、大尺度范围识别浮游植物功能种群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方法支撑。利用2003至2012年获取自南海、琼东、广东近岸和珠江口各典型海区的实测aph(l)数据, 对比分析表层光谱特征, 初步判断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差异; 基于MODIS-Aqua二级遥感反射率产品, 分别采用经验算法PL和半分析算法QAA对aph(l)遥感产品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 以南海、琼东为代表的清洁海域和以广东沿岸、珠江口为代表的浑浊海域表层aph(l)光谱差异明显; aph(l)在清洁海域量值较小但在颗粒物吸收中居于主导, 而在浑浊海域并不占优; 浮游植物单位吸收系数aph*(l)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色素打包效应以及色素组成是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经验算法PL较之于半分析算法QAA反演得到的aph(l)(l=412, 443, 490)遥感产品精度更高, 平均相对误差APD小于22%; 采用区域优化算法NOCI获得的Chl-a产品作为输入参数, 算法PL所得的aph(l)遥感产品APD不超过14%。结果表明, 基于水色遥感产品进行aph(l)遥感产品精度评估和探讨不同海区浮游植物功能种群具有较强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
    19.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浅层天然气藏特征
    钟广见, 张如伟, 易海, 冯常茂, 赵忠泉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3): 80-85.   DOI: 10.11978/2017075
    摘要735)   HTML393)    PDF (10440KB)(227)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浅层天然气藏是一种伴随天然气水合物的新型油气藏, 具有埋藏浅、规模大的特点, 其埋藏深度一般小于300m。浅层天然气藏由深部裂解气沿断裂上升被天然气水合物封盖而形成, 识别似海底反射(BSR)是寻找浅层天然气藏有效方法。浅层天然气藏的气源主要有热解气、生物气和混合气, 陆坡张性断裂是气体运移的主要通道, 水合物下部的砂层是浅层天然气藏的主要储集层, 水合物层则是封盖层。从南海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看, 浅层天然气藏在陆坡深水区广泛分布且气藏厚度大, 潜在资源量非常可观, 是一种新型的开采成本相对低廉的油气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南海自动剖面浮标轨迹模拟系统*
    王天宇, 杜岩, 夏一凡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4): 9-9.   DOI: 10.11978/2017105
    摘要581)   HTML192)    PDF (1023KB)(353)   

    南海自动剖面浮标轨迹模拟系统包括高分辨率模式流场、拉格朗日追踪模型和垂向浮标运动参数化方案等三个核心部分。该系统可在南海范围内模拟两类自动剖面浮标: 传统自动剖面浮标(停滞深度为1000m, 最大下潜深度为2000m)和新型深海自动剖面浮标(停滞深度为距海底500m)。通过对南海现有的6个传统浮标的模拟, 该系统可以预测其100d内的漂流轨迹。通过与真实浮标轨迹数据的对比, 验证了该模拟系统的准确性。此外, 根据该系统, 我们初步探讨了深海自动剖面浮标阵列(时空分辨率为2°×2°×30d)在南海内区布放方案的可行性。该模拟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助于对现有传统剖面浮标布放策略进行优化, 并对未来深海剖面浮标在南海的推广应用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南海北部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事件及其与海底滑塌的关系
    黄怡, 王淑红, 颜文, 程俊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4): 61-69.   DOI: 10.11978/2017100
    摘要652)   HTML324)    PDF (2078KB)(282)   

    东沙海域是南海北部一个重要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区, 其陆坡广泛发育滑塌构造。文章对采自东沙陆坡中部973-4柱样和下部平坦区973-5柱样开展了沉积学粒度、底栖有孔虫种属特征和稳定同位素等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两个柱样中底栖有孔虫的δ13C在末次冰期均出现明显负偏现象, 同时δ18O增高, 指示该时期东沙海域存在持续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事件; 末次冰消期以来, δ13C负偏现象逐渐消失, δ18O值降低, 可能是由于海平面上升阻止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973-4柱样仅在末次盛冰期对应层位440~600cm段存在明显的滑塌沉积, 且该层段对应的特征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spp.和Bulimina spp.的数量突增, 推测该区的海底滑塌可能是由于末次盛冰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引起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分解诱发所致; 973-5柱样同样记录到了海底滑塌现象, 但其滑塌沉积晚于973-4柱样的滑塌时间, 且其规模较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4)
    22.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浅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孙甜甜, 邬黛黛, 潘梦迪, 杨飞, 吴能友, 陈雪刚, 刘丽华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4): 70-80.   DOI: 10.11978/2017091
    摘要476)   HTML180)    PDF (597KB)(280)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海底存在着巨型麻坑, 现有研究多认为其形成主要与海底流体渗漏有关。目前对琼东南盆地深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麻坑区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尚不清楚。文章选取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C14、C19两个站位岩心样品, 进行了总硫(TS)、总碳(TC)、总有机碳(TOC)、铬还原性硫化物(CRS)及其δ34SCRS值测试, 并结合总氮/总碳(TN/TOC)比值和已发表的孔隙水中SO42-浓度等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 C14站位以3.91m bsf (below seafloor)为界, 上下分别存在有机质参与的硫酸盐还原反应(OSR)和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驱动的硫酸盐还原反应(SR); 3.91m bsf以上的部位沉积物的TS、TC含量均低于3.91m bsf以下部位, 且沉积物孔隙水中SO42-浓度由3.91m bsf以上的缓慢凹型减少变成3.91m bsf以下的线性减少, 说明该处成为沉积物中地球化学特征分界的明显标志; 在3.91m bsf以下, 受到甲烷渗漏的影响。C19站位沉积物中TS与TC含量由浅到深逐渐增加, 但与TN/TOC比值变化呈现几乎相反趋势, 即整个岩心以OSR为主, 并呈现出有机质早期成岩阶段的沉积现象。C14和C19两个站位柱状沉积物的δ34SCRS值变化范围分别为-50.2‰~-46.9‰和-50.1‰~-42.0‰ (V-CDT标准), 均显示出了较为偏负的硫同位素值, 表明研究区主要的生物化学过程是在相对开放体系下硫酸盐还原作用的结果, 综合说明该研究区麻坑的甲烷流体已经喷发, 目前可能处于衰退期, 甚至已经不活跃, 该结果与前人的认识基本一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南海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参数测定的温度和时间优化研究
    罗云, 侯正瑜, 田雨杭, 许安涛, 陈忠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4): 81-88.   DOI: 10.11978/2017122
    摘要485)   HTML203)    PDF (3070KB)(291)   

    海洋沉积物含水率、密度和孔隙度等物理参数是沉积物声学特性研究中的重要指标。由于南海沉积物类型多样、成分复杂, 特别是深海沉积物样品珍贵, 需精确测定沉积物声学及物理参数并无损害地保持沉积物化学性质。文章以黏土、粉砂和砂三种典型海底沉积物为研究对象, 使用环刀法和烘干法,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60℃、80℃、100℃和120℃)测定和分析了这三种沉积物的含水率、密度、孔隙度随烘干时间的变化趋势及特征, 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1) 对同类型沉积物, 温度越高, 完全失去孔隙水的时间越短, 且失水过程具有阶段性;2) 同一温度下, 三种典型沉积物完全失去孔隙水的时间为t<t粉砂<t黏土, 且不同时间段, 失去孔隙水的速率差异较大, 这主要与沉积物的颗粒大小、颗粒间的间隙大小以及烘干后期沉积物中所含的水分均已大部分流失有关;3) 建议声学沉积物样品的烘干温度以80℃左右为宜, 并给出三种沉积物完全烘干的参考时长和临界时间;4) 在温度为80℃时, 将临界时间处的物理参数带入经验方程进行声速预报是可行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南海东北部夏季叶绿素a浓度垂向变化特征及其对水动力过程的响应*
    徐文龙, 王桂芬, 周雯, 许占堂, 曹文熙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5): 62-73.   DOI: 10.11978/2017121
    摘要704)   HTML438)    PDF (1436KB)(466)   

    叶绿素a浓度是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海洋中垂向分布极不均匀, 其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问题。利用海洋光学观测的高垂向分辨率剖面数据, 系统地研究叶绿素a浓度垂向剖面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关系, 可为揭示南海典型动力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重要基础。文章基于2015年夏季黑潮调查航次实测生物光学剖面, 利用676nm处吸收基线高度(aLH(676))与叶绿素a浓度(Chla)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具有较高反演精度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算法(Chla=49.96×(aLH(676))0.9339, 决定系数R2=0.87和均方根误差RMSE=0.16mg·m-3); 进一步结合观测期间物理过程, 揭示了叶绿素垂向分布对不同水动力过程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近岸区域表层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为0.42~1.57mg·m-3, 随着水深增加, 叶绿素a浓度逐渐降低, 在沿岸上升流影响区域, 叶绿素a浓度明显增高, 垂向上相对趋于均一分布; 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um, SCM)现象在外海显著存在, 受中尺度过程影响明显, SCM深度在34m到100m之间变化, 在吕宋岛以西海域, 黑潮入侵加速了上层水体的混合, SCM所在水层被显著抬升至34m左右; 在冷涡影响区域, 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层被抬升, 涡旋中心比涡旋边缘抬升更为显著, 同时SCM的厚度增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2016年夏季南海海盆水体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
    郑文迪, 周雯, 曹文熙, 王桂芬, 邓霖, 徐文龙, 许占堂, 李彩, 蔡建南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5): 74-85.   DOI: 10.11978/2018017
    摘要537)   HTML258)    PDF (1293KB)(492)   

    颗粒物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代表了颗粒物浓度与颗粒物粒径之间的关系, 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和水体光学特性等。文章基于2016年夏季航次调查的生物光学剖面数据, 研究了南海海盆海域PSD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 幂律函数可以较好地拟合南海海盆区域的PSD, 对数空间中的实测的PSD与模拟的PSD平均决定系数高达0.95。PSD斜率(ξ)的分布范围为[1.27, 7.65], 均值为3.93±0.56。南海海盆区域表层水体的ξ均值与全球大洋表层水体的ξ均值相近, 但高于海湾等表层水体的ξ均值。ξ能较好地表征颗粒物平均粒径DA的大小, 两者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 即ξ值越高, DA越小; 反之, DA越大。通过分析T1断面的生物光学剖面数据及总体平均的PSD剖面数据, 发现PSD剖面分布特征如下: 1)表层水体的ξ值相对较高, 且DA值相对较低, 推测可能是由于微微型藻类为主导颗粒物所致; 2) ξ值极小值层出现在次表层叶绿素浓度极大值层(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um Layer, SCML)中, 并伴随DA极大值层的出现, 其原因可能是SCML中的大粒径浮游植物占比显著增加; 3)弱光层中的ξ值较SCML中的高, 但略低于表层的ξ值, 而DA则位于表层与SCML的DA之间, 这可能与浮游植物及其碎屑的絮凝、分解、沉降等过程相关。PSD特征影响着海水的固有光学特性, 分析发现: 由于SCML中的叶绿素浓度增加, 颗粒物散射系数(bp(532))和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bbp(532))也相应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弱光层中的平均bp(532)与平均bbp(532)最小。ξ与颗粒物衰减光谱斜率之间呈高分散性, Boss 等(2001b)的模型适合用于粗略估算区域性的ξ分布范围及均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季风环流影响下的南海海洋细菌多样性特征初探
    李洁, 经志友, 张偲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6): 1-15.   DOI: 10.11978/2017127
    摘要2555)   HTML1394)    PDF (1521KB)(1618)   

    季风驱动下的南海海洋动力过程有着季节性的多尺度变化特征, 显著影响南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进程。海洋细菌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环境变化和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有着积极的响应。将微生物生态过程与海洋动力过程相结合, 研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过程的耦合, 是目前国际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季风环流影响下的南海海洋细菌多样性特征及其生物海洋学意义”的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 从南海北部上升流、海洋锋面、中尺度涡旋、次中尺度过程及其对海洋细菌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可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探讨当前的研究进展和初步研究成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CSCD(1)
    27. 基于实测资料的南海北部台风“海鸥”致近惯性振荡研究
    黄妍丹, 许洁馨, 刘军亮, 陈植武, 蔡树群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6): 16-25.   DOI: 10.11978/2018014
    摘要663)   HTML353)    PDF (1101KB)(322)   

    文章利用2014年9月南海东北部附近海域的A、B两个相距约20km的潜标数据, 分析了台风“海鸥”在南海东北部激发的近惯性振荡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台风过境在两站点激发了强烈的近惯性振荡, 其能量由海表向海洋内部传播; 近惯性能量在表层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最大值出现在次表层, 此后随着深度增加迅速衰减。但是两个观测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垂向分布特征有较大的差别: A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在不同深度上存在三个不同的垂向相速度, 而B站点的垂向相速度没有变化; 两站点的最大近惯性动能的大小及其所在深度不同, B站点比A站点的最大近惯性动能大15%左右。台风过后两个站点均出现由近惯性波f和半日内潮波D2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波动fD2, 但其强度存在差异。台风后A站点fD2在不同深度上有不同的变化, fD2相互作用较弱; 而B站点的fD2在整个近惯性振荡影响深度内都是增强, 其fD2f频带的动能和流速在时空分布以及变化趋势上有较好的相关性。两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垂向相速度以及次级波动fD2的不同可能是水体层结的差异和涡旋的影响所导致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SODA资料的南海表层风能输入的空间分布与长期趋势研究
    杨倩, 崔超然, 张宇, 刘志宇, 管玉平, 黄瑞新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6): 41-48.   DOI: 10.11978/2017134
    摘要492)   HTML226)    PDF (965KB)(267)   

    海面风不仅是驱动上层海洋运动的主要动力, 其能量也是维持海洋表层流动的主要机械能来源。为了分析南海表层流风能输入的变化, 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1901—2010)资料估算了风向南海表层流(表层地转流+表层非地转流)的能量输入。结果表明, 风向南海表层流、表层地转流和表层非地转流输入的能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 110年间分别减小了约56%、65%和49%。导致风能输入减小的最主要因素是风应力的减弱(减小了35%)。由于南海受季风系统的控制, 风向表层流及其各成分输入的能量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风能输入最强, 高值区位于南海西部及北部区域, 呈一个显著的“回力镖”状结构。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南海环流具有理论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南海IODP 349航次基底玄武岩中碳酸盐岩脉的岩石学特征*
    许佳锐, 陈毅凤, 王宝云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6): 63-73.   DOI: 10.11978/2018007
    摘要591)   HTML213)    PDF (1145KB)(218)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IODP)349航次在南海东部次海盆和西南次海盆残留扩张脊附近的U1431和U1433站位首次钻取基底玄武岩, 通过对16块基底玄武岩内的碳酸盐岩脉薄片镜下观察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揭示碳酸盐矿物为方解石和文石, 为典型的洋壳低温热液蚀变次生矿物。U1431站位碳酸盐岩脉为独立的方解石脉、文石脉交替出现; 而U1433站位则存在方解石脉、文石脉和方解石-文石共生脉三种情况。此外, U1431站位在基底~42.1m处出现了平行的方解石脉和文石脉, 揭示U1431存在不同来源热液的多期活动, 即可能存在多次或多阶段不同的热液注入。U1431和U1433站位的碳酸岩脉中, 文石的矿物集合体形状基本一致, 呈块状、纤维状和放射纤维状; 而方解石存在差异, U1431的方解石以斑块状、块状、粒状和纤维状出现, 而U1433的方解石仅出现块状。U1431站位的碳酸盐岩脉的丰度明显高于U1433站位。这些均揭示U1431站位的低温热液活动强, 而U1433站位则相对弱。两个站位的热液活动不同很可能是由于区域地质环境的差异造成——U1431附近的巨大海山为其提供了热液补给, 而U1433远离热液的补给/渗漏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夏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对上升流与羽状流的响应
    许泽婷, 李适宇, 胡嘉镗, 王思颖, 汪斌, 郭铭先, 耿兵绪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 (6): 92-103.   DOI: 10.11978/2018001
    摘要679)   HTML381)    PDF (1039KB)(438)   

    文章建立了基于真实场驱动的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 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夏季南海北部上升流和羽状流过程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首先, 利用2006—2008年卫星遥感数据及2006与2008年夏季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模型能较好地再现夏季南海北部上升流和羽状流过程, 较好地反映出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夏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50m等深线以内。琼州海峡东部海域和汕头海域浮游植物垂向分布较为均匀, 上升流的贡献均达到90%以上, 表层水平平流输送是浮游植物主要的汇, 生物过程是浮游植物的源。珠江口和汕尾海域浮游植物存在表层和次表层两个高值区, 羽状流贡献35%~40%, 主要促进表层浮游植物生长, 而上升流贡献60%~65%, 主要促进中底层浮游植物的生长。粤西海域上升流对浮游植物的贡献占92%, 主要促进中底层浮游植物生长, 而表层浮游植物浓度极低。整体上, 夏季南海北部上升流和羽状流主要是通过输送营养盐的方式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上升流对营养盐的输送作用是向岸方向的爬升输送和平行于等深线的沿岸流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跃层的存在改变了营养盐的垂向输送过程, 是导致上升流和羽状流过程对不同水层浮游植物贡献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整体而言, 夏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空间分布差异是以上升流、羽状流主导, 环流—营养盐—生物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