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学报 ›› 2010, Vol. 29 ›› Issue (6): 51-56.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0.06.051cstr: 32234.14.j.issn.1009-5470.2010.06.051
林红军1, 2, 沈琪1, 张吕平1, 胡超群1, 梁立清3
LIN Hong-jun1,2, SHEN Qi1, ZHANG Lü-ping1, HU Chao-qun1, LIANG Li-qing3
摘要:
以来源于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群体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亲本, 设置PP(P♀×P♂)、 PH(P♀×H♂)、HP(H♀×P♂)、HH(H♀×H♂) 4个实验组(P代表进口群体, H代表选育群体), 进行进口个体(P♂和P♀)与选育个体(H♂和H♀)间的双列杂交实验, 分析比较其子一代的生长与存活情况。结果发现, 对虾存活由高到低顺序为HH>HP>PH>PP, PH实验组表现出明显的存活杂种优势, 其育苗期间的杂种优势平均值为(27.72?11.88)%, 下塘90d后成活率的杂种优势为30.50%。在生长前期(30日龄以前)对虾平均体长和体重的顺序是HP>PH>HH>PP, 而在生长后期则为PP>HP>PH>HH。HP实验组在整个养成期(10、30、60和90d)均表现出体长和体重上的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值分别为24.00%、13.71%、2.55%、2.79%和112.46%、54.06%、8.16%、12.48%。结果表明, 选育群体为母本、进口群体为父本的对虾杂交后代的生长和存活性状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