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宜瑜, 吕宪国. 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的研究方向[J]. 湿地科学, 2003, 1(1): 7-11.
[2] 林鹏.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47-52.
[3] 高蕴璋. 广东红树林[J]. 热带地理, 1985, 5(1): 1-8.
[4] 符国瑷.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J]. 广西植物, 1995, 15(4): 340-346.
[5] 符国瑷, 黎军. 海南三亚市红树林植被调查初报[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8(3): 287-292.
[6] 关贯勋, 邓巨燮. 华南红树林潮滩带的鸟类[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0, 9(2): 66-73.
[7] 邹发生, 宋晓军, 陈康, 等.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1, 20(3): 21-23.
[8] 王佳燕, 余雪标, 周光益, 等. 海南东寨港主要红树植物树高与胸径相关关系[J]. 热带农业科学, 2007, 23(9): 564-568.
[9] 廖宝文, 李玫, 郑松发, 等. 海南岛东寨港几种红树植物种间生态位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3): 403-407.
[10] 张乔民, 陈永福. 海南三亚河红树凋落物产量与季节变化研究[J]. 生态学报, 2003, 23(10): 1977-1983.
[11] 王计平, 邹欣庆, 左平. 基于社区居民调查的海岸带湿地环境质量评价——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07, 27(2): 249-255.
[12] 王胤, 左平, 黄仲琪, 等.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四川环境, 2006, 25(3): 44-49.
[13] 倪海洋, 张乔民, 赵焕庭. 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港湾潮汐动力研究[J]. 热带海洋, 1996, 15(4): 17-25.
[14] 辛琨, 黄星.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景观变化与原因分析[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9, 5(2): 56-57.
[15] 王树功, 郑耀辉, 彭逸生, 等. 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2): 391-398.
[16] 郑耀辉, 王树功, 陈桂珠. 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诊断方法和评价指标[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1): 111-116.
[17] 孙毅, 黄奕龙, 刘雪朋. 深圳河河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10): 32-35.
[18] 王丽荣, 李贞, 蒲杨婕, 等. 近50年海南岛红树林群落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关系分析——以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J]. 热带地理, 2010, 30(2): 114-120.
[19] 俞小明, 王纯, 陈春来, 等. 河口滨海湿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2): 42-44.
[20] 刘建国. 当代生态学博论[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岀版社, 1992: 20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