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官元红, 周广庆, 陆维松, 等. 资料同化方法的理论发展及应用综述[J].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7, 30(4): 1-8.
[2] 王东晓, 施平, 杨昆, 等. 南海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混合同化试验[J]. 海洋与湖沼, 2001, 32(1): 101-108.
[3] 万莉颖. 集合同化方法在太平洋海面高度计资料同化中的应用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6.
[4] 王云峰, 王斌, 马刚,等. 多种观测资料的四维变分同化对台风路径预报的影响[J]. 科学通报, 2003, 48(2): 82-86.
[5] 许小永, 郑国光, 刘黎平. 多普勒雷达资料4DVAR同化反演的模拟研究[J]. 气象学报, 2004, 62(4): 410-421.
[6] 高山, 王凡, 李明悝, 等. 中尺度涡的高度计资料同化模拟[J]. 中国科学, 2007, 37(12): 1669-1687.
[7] 朱江, 周广庆, 闫长香, 等. 一个三维变分海洋资料同化系统的设计和初步应用[J]. 中国科学, 2007, 37(12): 261-271.
[8] 韩桂军, 李冬, 马继瑞, 等. 数据同化在海洋数值产品制作及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 海洋通报, 1999, 18(5): 54-62.
[9] ZHU J, HUI W, ZHOU G. SST data assimi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an adaptive variational method[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2, 47(23): 2010-2013.
[10] 李云, 刘钦政, 张建华, 等. 最优插值方法在西太平洋海温同化中的应用研究[J]. 海洋预报, 2008, 25(2): 25-32.
[11] 张大明, 许东峰, 章本照, 等. 最优插值法及其在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数据同化中的应用[J]. 海洋学研究, 2005, 23(4): 1-7.
[12] 王勇, 许泽厚, 詹金刚. 中国海及其邻近海域高分辨率海底地形[J]. 科学通报, 2001, 46(11): 956-960.
[13] 谢强, 王东晓, 王卫强, 等. 南海几种海面风应力资料的对比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01, 20(1): 91-100.
[14] BOUTTIER F, COURTIER P. Data assimilation concepts and methods[M]//ECMWF. Meteorological training course lecture Series, 2002: 1-59.
[15] 冯锦明, 赵天保, 张英娟. 基于台站降水资料对不同空间内插方法的比较[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9(2): 261-276.
[16] CRESSMAN G P. An operational objective analysis system[J] . Mon Wea Rev, 1959, 87: 367-374.
[17] 高松, 吕咸青, 王海棠. HYCOM模式对赤道及北太平 洋海表温度的模拟[J]. 海洋通报:英文版, 2008, 10(1): 1-14.
[18] 卜献卫, 袁耀初, 刘勇刚. P矢量方法在南海夏季环流诊断计算中的应用[J]. 海洋学报, 2001, 23(3): 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