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伟华, 李颖心, 郭亚娟, 霍嘉欣, 宋严, 朱晴, 袁翔城, 刘胜, 黄晖. 海水酸化和升温对两种造礁石珊瑚生长和钙化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24, 43(3): 49-57. |
[2] |
杨芳芳, 肖志梁, 韦章良, 黄怡, 龙丽娟. 海水酸化与升温对孔石藻(Porolithon cf. onkodes)生长钙化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23, 42(1): 87-97. |
[3] |
刘双双, 杨升, 刘星, 陈秋夏, 王金旺, 郭晋敏, 王佳玉, 王文卿, 吴伟志, 梁立成, 张小伟. 不同鲜重秋茄胚轴形态及其对幼苗生长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22, 41(6): 56-66. |
[4] |
吴伟志, 赵志霞, 杨升, 梁立成, 陈秋夏, 卢翔, 刘星, 张小伟. 浙江省红树林分布和造林成效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22, 41(6): 67-74. |
[5] |
刘小菊, 施祺, 陶士臣, 杨红强, 张喜洋, 周胜男. 近165年来中沙环礁中北暗沙滨珊瑚生长率及其对海温变化的响应[J]. 热带海洋学报, 2022, 41(5): 64-73. |
[6] |
许瀚之, 张华, 熊盼盼, 何毛贤. 马氏珠母贝异速生长个体对免疫刺激的差异响应[J]. 热带海洋学报, 2022, 41(5): 180-188. |
[7] |
陈启明, 刘松林, 张弛, 崔黎军, 江志坚, 吴云超, 黄小平. 海南典型热带海草床4种代表性鱼类的生长特征及其对海草资源量变化的响应[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5): 62-70. |
[8] |
倪嘉豪, 朱晓静, 季益平, 周彬, 王亚军, 徐善良, 王丹丽. 养殖密度对银鲳幼鱼生长、代谢酶活力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2): 54-64. |
[9] |
刘玉, 王雪辉, 杜飞雁, 刘必林, 张鹏, 刘梦娜, 邱永松. 基于耳石微结构的南海鸢乌贼日龄和生长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 2019, 38(6): 62-73. |
[10] |
艾加林, 栗志民, 刘建勇, 申玉春. 九孔鲍MSTN基因cSNP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9, 38(2): 78-85. |
[11] |
胡敏航, 陈天然, 张文静. 滨珊瑚Sr/Ca的种间和种内差异性*[J].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6): 74-84. |
[12] |
何学佳, 杨华明, 吕柏东, 尹健强. 核酸指标对桡足类安氏伪镖水蚤摄食率、生长率及产卵率的指示作用[J].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2): 26-35. |
[13] |
郭亚娟, 周伟华, 袁翔城, 廖健祖, 江雷, 黄晖. 两种造礁石珊瑚对海水酸化和溶解有机碳加富的响应*[J]. 热带海洋学报, 2018, 37(1): 57-63. |
[14] |
刘甲星, 周林滨, 柯志新, 李刚, 史荣君, 谭烨辉. 铝对海洋固氮蓝藻Crocosphaera watsonii生长及固氮速率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2): 12-18. |
[15] |
韦国建, 李耀国, 林坚士, 何毛贤. 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QTL鉴定及基因型选择效应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2): 1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