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篇
李玮1,屈科1,2,3,王超1,喻仞石1,张泽1
1.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2. 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14;
3.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14
LI Wei1,
QU Ke1,2,3, WANG Chao1, YU Renshi1, ZAHNG Ze1
1. School of Hydraulic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Changsha 410114,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Dongting Lake Aquatic Eco-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Restoration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114,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Water-Sediment Sciences and Water Disaster Prevention of 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114, China;
摘要: 在我国南海,部分珊瑚岛礁的填海造陆工程虽已完成,但这些地处远海的岛礁,由于其特殊的海洋地理环境,极易受到诸如海啸、风暴潮等海洋自然灾害的影响。鉴于岛礁自身所携带的防护能力在应对这些灾害时存在局限性,无法充分保障岛上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因此在岛礁附近建造海岸防护措施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波浪水槽试验,开展了潜堤对次重力波作用下岛礁波浪传播演变特性及爬高影响的研究,并深入探讨了潜堤对于岛礁上水动力特性,平均水位,波浪爬高等三个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潜堤显著改变了次重力波的水动力特性,促使波浪提前破碎,进而在礁坪区域引起低频长波振幅的增加。此外,在有效波高和谱峰周期变化的情况下,潜堤对礁坪平均水位具有显著影响,可使平均水位升高。但随着礁坪水深的增加和潜堤位置的前移,礁坪的平均水位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观察发现,潜堤的存在对长波爬高在改变波浪爬高中的贡献并不显著,无论潜堤是否存在,低频长波均在波浪爬高中起主要贡献。但是,随着潜堤相对位置的减小以及礁坪水深的增加,长波爬高对爬高的贡献将随之降低,转变成短波爬高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