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西能, 韩舞鹰, 容荣贵, 等.南沙群岛海区东缘的颗粒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G]//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海洋环境研究论文集(一).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15-118.
[2] 顾宏堪.海洋中氮循环的热力学平衡问题[G]//海洋科学集刊: 第11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6: 2-5.
[3] SPENCER C P.Chemical oceanography[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267-315.
[4] 李绪录.广东海岛海水化学[M].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5: 102-137.
[5] 黄毅, 陶平, 陈仕明, 等.深圳大鹏湾南澳养殖区主要环境因子分布规律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28(1): 103-106.
[6] 黄小平, 岳维忠, 李颖虹, 等.大鹏湾平洲岛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J].热带海洋学报, 2004, 23(5): 72-80.
[7] 夏真, 林进清, 郑志昌, 等.深圳大鹏湾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M].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4: 41-61.
[8] 杨美兰, 林燕棠, 钟彦.大鹏湾大梅沙海域氮、磷含量及富营养化状态[J].海洋环境科学, 1999, 18(4): 14-18.
[9] 黎广媚, 林洪瑛, 陈凯彪, 等.大鹏湾海区营养盐年际变化及富营养化研究[J].海洋通报, 2004, 23(3): 61-6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17378.4—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 海水分析[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109-117.
[11] 彭云辉, 谭卫广, 黄醒群, 等.珠江河口水域三氮的调查[J].南海研究与开发, 1992 (3): 6-11.
[12] 杨嘉东.大亚湾海洋生态文集(Ⅰ)[G].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9: 3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