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一篇
赵中伟1, 2, 赵璇1, 3, 陈天然1, 3 , 李伟1, 2, 3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1458;
2. 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 海南 三亚 57210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ZHAO Zhongwei1, 2, ZHAO Xuan 1, 3, Chen Tianran1,
3, LI Wei1, 2, 3
1. CAS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and Marginal Sea Geolog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1458, China;
2. Sanya Institute of Ocean Ec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anya 572100, China;
3.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摘要: 西沙群岛地处海南岛到南海诸岛的中心位置, 是构造和生物交互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质地貌体, 但西沙群岛又地处南海典型气候脆弱区, 是我国遭受台风、风暴潮等极端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未来推进西沙群岛的岛礁资源高质量发展, 势必会扩大西沙珊瑚礁海岸的使用规模, 加上全球气候日益恶化多重威胁所加重的海洋环境灾害风险, 使得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岸的海洋防灾减灾挑战更加严峻。因此, 揭示珊瑚礁海岸对于海洋环境的地貌响应, 就成为了厘清珊瑚礁在未来海洋环境影响下生存前景和经略海洋可持续性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 本文选取西沙群岛的18个珊瑚礁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海洋卫星遥感数据获取了它们在2015和2023年的海岸地貌影像, 通过海洋地质和海岸地貌理论分析了珊瑚礁海岸地貌的演化特征, 利用物理海洋分析方法刻画了它们所处海域的海洋环境特征, 尝试利用海洋环境特征解释其海岸地貌演化空间差异性的原因, 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珊瑚礁海岸地貌演化与其区域海洋环境特征之间强关联性较弱(R2仅在0.06~0.21)。因此本文建议未来科学评判西沙珊瑚礁在全球海洋环境变化下的生存前景, 需要在融合考虑海洋环境要素的基础上, 加强对珊瑚礁所处地貌演化阶段、原始地形地貌、沉积动力过程、生物种群类型影响作用的考量。